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哈工大修建暖廊: 对学生好一点又何妨?

随着寒潮来袭,东北地区已经进入冬季。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暖廊二期开放试通行,哈工大官方发文称,同学们可以穿着单衣从容地在一校区、二校区暖廊穿行,5分钟内可直达教室、图书馆、食堂、公寓、体育馆……

根据哈工大对校园暖廊的规划,校园空间暖廊系统是集连廊、暖廊、学生活动空间、文化展示、架空电缆通道于一体的校园服务设施,能够有效地缓解极端天气对校园生活的影响,并成为校园文化的新地标。

在哈工大师生实现“短袖自由”之时,网上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网友用怀疑的语气称,不要太冻人就好了,有必要这么浪费资源么?有网友斩钉截铁地认为,真金白银应该花在刀刃上,搞点实践科研不香吗?还有网友质疑说,从宿舍到教学楼这点风寒都不能经受吗?这是在培养温室里的花朵。

建设校园暖廊一定是资源浪费吗?浪费不浪费,关键要看投入与产出是否匹配。资料显示,哈尔滨冬季(12月-翌年2月)平均气温-14.6℃,最低温度时常可以达零下30度左右。漫长的冬季,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南方地区高校相比,东北高校的放寒假时间也相对较长。暖廊的修建,不仅改善了校园生活的舒适水平,更切切实实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在“分秒必争”的校园生活中,这无疑是一笔不容低估的收益。

建设暖廊需要成本,但师生通过暖廊产生的便利感、获得感,可能创造更多效益。正如极目新闻的评论所分析的:“连廊不仅是有暖气,还兼具交通、休闲、学习等多种功能,电源、LED照明灯、网络接口、无线WLAN等配套设备一个都不少,充分体现出智慧校园的内涵。”校园生活更加舒适,学习和科研自然更有劲头,

改善办学条件与鼓励学生刻苦奋斗矛盾吗?《北京青年报》的评论以发展的视角分析道:“记得多年前,针对学校宿舍、教室里没有空调,很多学生呼吁学校安装空调,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当时也有人反对,质疑大学生‘太娇嫩’,以前没有空调不也过来了,上大学不是去享受的。而现在,这样的质疑声已经很少了。”时代在变化,追求生活条件的改善是每个人的朴素愿望,校园生活环境也不应该落后。

大学治理更加人性化,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新京报》的评论认为:“这份对学生的关怀,这种服务学生的细致心思,体现了哈工大校园管理的人性化,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此次哈工大暖廊开通赢得本校学生普遍赞誉来看,学生们对学校的认同感更深了,这正是大学软实力的彰显。

南方地区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阶段,难免会对哈工大产生气候不适应、冬天太冷等担忧。尽管气候难以人为改变,但哈工大建设暖廊的务实之举,也有助于消除部分南方学生的顾虑,有助于增强学校的招生吸引力。

此次,也有评论者回想起当初厦门大学向学生提供免费白米饭、矿泉水和厕纸引发的争议。对此,时任厦大校长朱崇实有个观念,“给学生最好的,他们也会去追求最好。”他举例说,学生们在学校喝的是矿泉水,走出校门后如果他喝不到干净的水,他也许会想方设法改变现状,为自己,为他人。他认为,这就是大学的影响。

对于教育,一些人常常存在一个误解,就是把教育活动脱离于社会现实来看。但实际上,在信息充分流动的当下,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期待,是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紧密相连的。在面向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学校非但不应该例外于社会实际,更应该为更加美好的生活树立标杆。

室外冰天雪地,廊内温暖如春。根据哈工大的介绍,未来,连廊层的功能还将有所拓展,有望转变升级为学习型连廊、交通型连廊、健身型连廊、展示型连廊等,实现连廊功能效用的最大化。正如不少媒体评论所期待的,希望这股暖意可以传递到更多高校,让更多大学生感受到高校善待学生、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诚意。

撰文/王钟的

编辑/黄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