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4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李玲)绿茵场上,少年们站成一排,手拿彩虹套圈,目光奕奕,盯住距离1米之处的套圈桩,随着一声令下,比赛开始……14日,记者从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了解到,该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眼趣味运动会”,套圈、颠羽毛球、摸石过河等运动项目和护眼知识有机结合,孩子们既锻炼了身体也掌握了护眼方法。
跳房子是最受低年级学生喜欢的课间游戏。
主题运动会、花样课间活动、阳光跑操、开展20多项体艺特色课程……汤逊湖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师生人数超过8000人,学校体量大、人数多,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不仅反映在学习上,更反映在体艺素养、体质数据和视力水平上。学生在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轮滑等各项省市区级比赛中斩获数十项大奖。学校首届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全区第一,整体近视率远低于武汉市平均水平。校长汪新华介绍,学校通过构建“体育课、课后服务、学生社团”三级体系,推行“2+2+1”(2项体育和艺体特长及一项劳动科技特长)学生素质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自觉发展特长爱好,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
学校足球社团正在开展活动。
14日上午10时许,学校跑操的铃一响,801班学生董钰鸿在15秒内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教室门前站好队,迅速下楼,等到6分钟的《集结者》乐曲放完,五六年级以及所有初中部的同学全部在操场上集合准备跑操。“大家随着欢快的乐曲,一起喊着口号,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在浅蓝色的操场上跑动着,犹如蓝色的波涛在源源流动,整齐又壮观!”董钰鸿说,每天的两次跑操已经成为学校一景,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302班的学生陆婉莹则最期待每天的课间十分钟,跳房子、跳绳、玩乒乓球,或者跟同学一起看教学楼墙上的“巨型”视力表比拼视力。
丰富的课间活动。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丰富学生课间体育艺术活动,学校为每个班级配置课间活动器材,如健眼球、跳绳、拉伸环等;利用廊道空间,每一层楼的地面上粘贴供学生游戏娱乐的如跳跳房等图案;每一栋楼的背墙面都按比例设计了巨型视力表,课间常态化开展“远眺汤逊湖”的健眼活动;楼间地面空间配置了大量的乒乓球桌、蹦床和摸高墙等,供学生开展课间体育与健身活动;在校园一角建设健身区,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学生们用教学楼上的巨型视力表“比拼”视力。
记者看到,在该校的体育馆里,篮球、羽毛球、排球社团的孩子们正跟着老师练习技术动作。校长汪新华介绍,学校在控制作业量、精心布置作业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确立了“课堂—社团—课后服务校本课程”的三级进阶式体艺教育体系,呈现出从普及课程到特色课程再到特长发展课程的层进阶梯式的课程样态。目前学校已有100多门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其中有20多项体艺特色课程。如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击剑、轮滑、啦啦操、体育舞蹈、围棋、国际象棋、拳击、田径、游泳、舞龙舞狮等。同时,建立了学生素质考核及评分办法,每学期期末对学生的体艺进行测评并打分,计入学生期末评价成绩。目前,学校正尝试实践素质学分制,已制定了评价标准和体艺素质测评表,努力实现学生体艺特长的2+2和体艺素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