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响应国家“稳定就业”政策的情况下,国家深知就业困难人口、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出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这些群体的关心,企业招聘了“重点群体就业”。
该计划旨在帮助这些特殊群体成功融入就业市场,重拾信心,实现自主生计。国家为招聘重点群体就业企业提供相应的税收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响应。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群体的生活水平,还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那么什么是重点群体就业补贴?
该政策主要针对企业招聘扶贫人口、失业人员、应届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退税补贴,每次招聘一个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重点关注企业招聘的贫困人口和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企业只要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就可以享受这一政策。
例如,公司有200名扶贫人口,按每人7800元的标准计算,可获得200人*7800元=156万元的补贴。本补贴标准为期三年,每年可补贴156万元/年*3年=468万元,符合条件的200人最高可获得468万元的补贴。
哪些人群属于重点群体?
重点群体通常是指在就业市场中面临一定就业困难或特殊情况的群体。具体的定义和范围可能因国家、地区或政策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1.就业困难人员:这包括失业人员、长期失业人员、毕业生初次就业困难人员、技能不适配的劳动力等,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就业障碍或面临较高的失业风险。
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是指由政府根据一定标准认定的贫困家庭,通常是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的家庭成员,为其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优惠。
3.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这些人是从军队退役后,选择自主创业或自行就业的退伍军人,他们可能面临创业资金不足、创业技能匮乏等问题。
5.残疾人:指身体、智力、精神等方面存在障碍或残疾的人群,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可能面临各种挑战。
6.农民工:指在城市或其他地区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的农村劳动力,他们可能面临用工不稳定、工资低等问题。
7.高龄就业人员:这是指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由于年龄等因素在就业市场上遇到一定的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重点群体的定义和政策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具体范围还需要根据当地政策和相关规定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