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言辞方式和上学时间等问题,一位一年级的家长在班级群里公开批评了孩子的班主任。她提醒老师说话时要更为柔和,因为她的孩子难以接受。老师则迅速采取了一种“放弃式”的道歉,导致家校关系迅速恶化。
保持良好的家校关系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至关重要。只有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起紧密而友好的沟通,才能及时发现孩子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并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这是共同培育孩子的基本要求。
令人遗憾的是,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家校关系。有时是因为家长无法理解老师,有时是老师对家长不满,双方的矛盾逐渐升级,导致关系变得非常微妙。
最近,四川某位家长在网络上发表了关于孩子班主任的抱怨。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没想到碰到的班主任非常严厉,从开学第一天就让人感到不适应,每一句话都带有强烈的口吻。
此外,该位老师还要求孩子很早就去学校,这让这位家长难以接受。她忍无可忍,在班级群里对老师提出了批评,她认为老师可以更严格一些,但不应该用凶狠的语气,否则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这位家长还晒出了多张班级群聊天的截图,以证明她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小学一年级的班级群中,有55名成员,其中一位家长在提及老师时表达了批评的意见:
家长提出希望老师在说话时能更为温柔,同时指出孩子昨天已经被提醒过没交作业。此外,她强调老师应该理解住得较远的学生,因为第一班公交车是在早上6点30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过早来学校可能不太合适。
这位家长还特别强调,孩子在幼儿园时一直受到老师的温柔对待,但到了一年级,转变太快,导致孩子无法适应,可能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影响。她呼吁老师要有耐心,接纳每一个孩子。
班主任老师随后解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孩子早上到学校的时间较晚,导致每天早上需要花时间复习前一天的内容,这会影响学习;二是孩子的作业经常交不上来。
老师认为这是因为家长太过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关心孩子所致。她表示,如果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完全可以不进行沟通,顺其自然即可。
对此,家长进一步坚持自己的看法,指出孩子的作业确实完成了,只是孩子忘记带上学。她质问如果6点30分出发,6点45分到校,老师是否在校内。如果老师在,那么为何不能在6点30分过来。
明眼之人都能察觉到,家长在孩子的作业问题上试图推卸责任。孩子刚刚入学,忘记带作业,这仅说明家长未能恰当地提醒,未培养好孩子的良好习惯。在问题发生后,家长不应淡化责任,而应认真反思,而非只强调自己曾提醒过。
那么,关于上学时间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班主任解释自己每天7点后就已经在学校,而该孩子只能搭乘公交上学,车程约15分钟,最早的一班车是在早上6点半。搭乘这一班车会导致孩子过早到校,而选择下一班车就会迟到。
面对家长的坚持和责任推卸,班主任老师居然在班级群里道歉了!
班主任表示自己曾提醒过孩子早点到校,而孩子也答应了。由于不清楚孩子家庭的具体位置,因此提出了无差异的到校时间要求。
接着,班主任老师向家长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希望家长能原谅。她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确保孩子不再经历类似问题。
坦率地说,这次的道歉让一年级新生的家长群氛围变得尴尬。毕竟,班级群刚刚建立没多久,老师的回应似乎是一种“放弃式”道歉,对孩子提出的期望不高。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家长的回复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个“行”。班主任老师再次强调,希望家长在孩子的事务上多费心,早上7点30分的早读和复习时间不会改变。
面对老师的回应和道歉,家长最终似乎感到无奈,表示自己有三个孩子,而且都在上中小学。她希望老师们能够多理解,并承诺接下来会选择6点30分的车子送孩子上学。
看到这个情况,究竟责任应该归属于谁呢?
显然,这些孩子可能就读于农村或者城郊学校,上学的交通不太方便,只能依赖固定的班车。如果家里没有人能够提供接送,那上学的时间就很难安排。
客观地说,作业和习惯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照顾三个孩子的负担过重所致。她们难以顾及每个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需求。然而,频繁地试图推卸责任而不真正解决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作为老师,原本是好事早上给学生安排早读和复习,然而,学生家庭各异,无法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个孩子,最终只好降低对一部分孩子的要求。
至于说话是否温柔的问题,认为小学老师一般难以表现出温柔,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老师更了解,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个学生,一年级新生的纪律意识相对较差,使用“吼”的方式是常态,这并不表示老师对孩子们有恶意,只是不这样做根本行不通。
因此,这是家校沟通的实际问题,也是一线老师经常面临的挑战,属于正常现象。在如此众多的学生和家庭中,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老师需要学会坦然面对。
对于上学时间有困难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早读和所谓的复习可以适当放宽,因为这些年级的学科内容相对较少,不必太过于担忧,只要能在正课时间不迟到即可。
个人强烈反对家长在班级群中公开与老师硬碰硬,这只会使矛盾更加复杂,让每个人都感到尴尬。类似的问题在私下进行沟通更有利于消除误解和解决问题,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