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崔允漷谈新课标: 想得到的美丽, 看得见的风景, 走得到的景点

新课标的灵魂是核心素养,从知识与技能到核心素养,如何实现这个转变?2023年12月20日,在“2023年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成果推广暨广州市天河区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成果全国展示活动”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在峰会上作主旨报告《用课程思维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从国家育人蓝图到学校“实景图”》。崔教授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语言,把新课标的内涵阐述透彻,表示任何一个教育者都需要有课程思维,即把想得到的美丽先要变成看得见的风景,再具体化为走得到的景点。

全国10个省市1008节语文课透出的信号:教为中心依然突出

“目前,我们老师唱独角戏的课很少,一个老师一讲到底的课只有10%了,这是新课程的进步,我们的课堂已经变了。“讲座上,崔允漷用其所在团队最新的调研数据来说明新课改的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团队研究了全国10个省市1008节语文课,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通过AI人工智能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好课大概都是21分钟的讲授,这也是新课程之后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但是现在还是有问题。“崔允漷表示,其团队调研显示,我国一至九年级语文好课”常模“:21分钟讲授,12分钟互动,5分钟个人,2分钟小组活动。讲授加互动的时间,也就是33分钟学生都在听老师讲课,既是互动,也是老师设计好的圈套,让学生钻,基本上是这个情况。”40个人1个班,有40种不同的学习,我们只有7分钟时间。从6岁到15岁,我们的小孩已经长了9岁了,但是我们的好课模型一样没啥变化,学科实践、深度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没法实现。“

崔允漷指出,目前教为中心非常突出。以提问为例,八年级、九年级每堂课要问100个问题,40分钟100个问题,每分钟2.5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有价值吗?有思维价值吗?连想一想的空间都没有,怎么有思维价值?“

新课程需要“新”教案

教案不新,课堂不会变;课堂未变,课程难新。课程需要新教学,新教学第一步就需要新教案。

崔允漷指出,大家都喜欢教案的万能模板,这个名字本身就有问题。所有包治百病的药都是假药,没有万能的。“我们那么多年下来,老师写教案都是设计自己要做什么,我要导入,我要创造情境,我要讲授新课,你这个假设就是教了就等于学了,学了就等于学会了,如果假设成立,你这样的设计也是对的。日常经验都告诉我们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

基于课程来讲,新教案非常重要,是新课程推进中的关键环节。崔允漷表示,以目标为例,国家首先建构了一个培养目标;每门课程接着回答,语文育什么人,怎样育人,为谁育人?数学、英语、体育、艺术都一样,这个叫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做好之后,老师通过教材再来结合落实课标,变成老师层面的教学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课程思维,“把想得到的美丽先要变成看得见的风景,再具体化为走的到的景点。因为课程教学是要评价的,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

像课程专家一样思考,教师要有课程思维

“从国家的课程改革来讲,没有课程思维,课程改革政策就无法落地、落实、落细。课程思维从哪里体现?”崔允漷表示教师要有课程思维,就要像课程专家一样思考。

崔允漷认为,课程思维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它是实然思维。它不只是关注应然,应该怎么样当然关注,但他更关注实际上只能怎么样。

第二个民主思维。课程背后是儿童,儿童是大家的,不是专家的,所以儿童在学校里学什么,要大家来协商,所以为什么学校要搞一个课程发展委员会,要有学生代表,要有老师代表,要有社区代表,就是因为儿童是大家的。“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有国家课程标准教材还要有校本课程,这门校本课程就是因为考虑到了民主思维。”

第三个是开放。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层,而学习不只是几本书,更不只是几本要高考的书。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儿童的学习跟生活是对等的,即使是学习学科,数、理、化、生、政、史、地,都要跟生活间接关联。“就是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我们的学科教学里面来,跟生活挂钩。”

还有一个就是工程思维。学校跟家庭教育就不一样,家庭教育不会分科、分级、分班,只有学校教育才是分科、分级、分班,落实课程。这个是一贯思维,其实更要关注效益。

崔允漷解释了什么叫效益、效率和效果。他认为,在同样时间内教得更多叫效率;教好之后马上考试,考试分数是效果。而我们教了学生这些东西,5年之后、10年之后、30年之后还有用,这个叫效益。“现在更关注效益,一贯的思维就是教学评一致性,就是课程思维的一个表征。”

“新课改有个清晰的路线图。”崔允漷表示,这个路线图大家都知道,首先国家有个方案,方案出来之后每个省有个实施办法,主要编课标、编教材,到了学校层面,学校首先要做一个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这就是学校施工图,一校一策。“把国家的育人蓝图变成学校的施工图,这样才能够育人。”

策划:王卫国李阳

统筹:尹来梁艳燕叶可可游曼妮刘哲

采写:南都记者杨晓彤梁艳燕孙小鹏程安叶斯茗

摄影:南都记者冯宙峰陈辉

技术:麦毓轩

实习生:马蕴凌区栩婧

设计:张博张许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