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资总是69分被卡通过率了吗? 来看评分标准

一般来说,考生是接触不到阅卷的,但阅卷结果又与考生息息相关,因此小编就把笔试阅卷情况,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帮助大家能够了解到自己的试卷,到底是怎么批改的?会不会出现“特殊情况”?

今天来看看教资考试阅卷老师是如何评分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阅卷结果关系着是否要重考,所以是很有必要了解清楚的哦~

一、由哪些人负责阅卷?

笔试结束,由各考试负责单位将答题卡扫描数据和试卷统一报送,阅卷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教资阅卷是全国范围内统一指定评卷点,不是各省负责本省份的阅卷。

统一阅卷就是为了统一选拔人才,提高教资证的评审高度,既保证了公平性,也保证了教师队伍人才的质量。所以不要相信网上那些所谓的不用考试直接拿证,就算是师范生的免试认定也需要满足严格的要求才可以。

一般阅卷老师要满足以下资质:

1️⃣有较高的本学科业务水平的大学教师;

2️⃣一般年龄≤55岁;

3️⃣无直系亲属参加本次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4️⃣熟悉计算机操作技能;

5️⃣责任心强,作风正派,自觉遵守评卷工作纪律等。

二、如何进行阅卷?

答题卡采用“分省扫描、分科打包、数据交换、集中评卷”的方式进行评阅。其中客观题由系统自动判定。主观题部分由阅卷老师评分,最后由阅卷系统统计成绩。笔试阅卷前后大约需要3周时间,2周阅卷期+1周数据统计期

客观题考查知识点熟练度,主观题主要考察知识点精准度。教资考试几百万考生,2周内要完成阅卷,每天老师的阅卷量是非常大的,整齐清晰、观点明确、知识点分条罗列的试卷更有优势。同样答题水平的试卷,一分的差异可能就出在这些细节!

三、如何划定合格线?

阅卷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会根据当次考试情况,对各科目划定卷面分数合格线,再通过线性转换得出考生的最终报告分,也就是最终查询成绩时的分数。合格线是在全部阅卷结束后,才划定出来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简单来说就会把150分折算为120分,主要是控制一定的通过率。因此教资考试是通过性考试,笔试的通过率一般在25-30%左右。只有分数越高,才越安全。

分数折算后,大家的成绩排名不会改变,但是合格率卡的很死,很多考生就会被卡在70分之外,无法通关。在《教师法》修订的影响下,教资考试的门槛越来越高,上半年政策不变,但考试难度也不低,几乎每3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考过。

四、各科阅卷规则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评分标准

⏩【简答】10分

原则:踩点给分

如果答案的点大于5点,只要答对5点,且每点内容饱满(相应的扩充,对“知识点”进行解释等)给满分。如果所答点都对,内容不饱满,则酌情扣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扣2分。

⏩【辨析】8分

原则:判断正确与否、是否言之有理、是否字迹美观

判断正确、内容言之有理、字迹美观(8分)

⏩【材料分析题】18分

原则:答题方向、分条罗列、字迹、行文

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6-18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评分标准

⏩【简答】10分

原则:踩点给分

如果答案的点大于5点,只要答对5点,且每点内容饱满(相应的扩充,对“知识点”进行解释等)给满分。如果所答点都对,内容不饱满,则酌情扣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扣2分。

⏩【材料分析题】20分

原则:答题方向、分条罗列、字迹、行文

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6-20分)

⏩【教学设计】40分

原则:字迹、行文逻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

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36-40)

✔《综合素质》评分标准(中小学通用)

⏩【材料分析题】14分

原则:答题方向、分条罗列、字迹、行文

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2-14分)

⏩【阅读理解】14分

原则:是否按照“原文”进行作答

理解正确、采用原文作答、字迹美观(12-14分)

⏩【写作】50分

原则:字数、立意、角色、字迹

1️⃣一类作文(50-38分)字数符合要求,立意明确,以教师角色进行写作的,字迹美观

2️⃣二类文(40-3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3️⃣三类文(30-21):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4️⃣四类文(20-10):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什么内容、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

5️⃣五类文(10-0):没有写完作文、立意严重偏题、字迹难以辨认、写背好的范文。

了解了阅卷方式和给分点,大家都可以对照复习啦!一定要按照上面评分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