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中国教育的弊病, 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每个时代、每个人也许都有不同的答案,目前有三种影响力比较大的观点:一是以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根据个人的需求来制定的。二是以凯兴斯泰纳、托尔普等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三是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教育的目的会影响到教育的组织形式,甚至会引发不同的教育问题和弊病。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就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教育的弊病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换句话说就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人才而是选拔人才。

朱清时院士认为,教育的目的如果是选拔人才,那么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地位、财富都是由教育来决定的,资源和职务的分配也是由教育来决定的,那么人们接受教育就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且为了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教育就变得极端功利化了。

朱清时院士表示教育不应该和公平扯在一起,公平是社会的责任,而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朱清时院士呼吁应该将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区分开来,教育要做的是培养人才,培养人的多元化的能力。

在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就是对教育目的是选拔人才而非培养人才最好的注解。虽然高考被认为是当下最公平的教育制度,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过大学习负担,也忽略了学生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品德修养以及个人兴趣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如果变成了选拔人才,还会产生不少的问题。比如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老师、家长不断压榨学生的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再比如优质的教育资源会不断向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集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要解决这个问题,朱清时院士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转变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培养人的作用而不是选拔人才;二是不过分追求高分,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执行自己想法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要给年轻人试错的机会,不要过度保护年轻人,因为要想成为一个顶级人才,就要接受磨难。

确实,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选拔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并由此带来了不少的问题。然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却很难,因为如何保证教育公平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现行制度虽然饱受争议,但却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当然,教育改革的脚步不会下,终有一天教育会回归培养人的本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