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清洁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精心调试光量子计算机中的元器件,并验证光量子计算机能否协调算力,实现大幅度的运行效率提升;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教室里,学生们正专注地了解金融、通信等多个行业的量子计算实用化案例;在算力平台上,光量子计算开始面向政企及科研用户开放,为企业、科研团体和所有量子计算开发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真机算力服务……龙年伊始,以量子为代表的各个未来产业中,产学研各环节正通力合作,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近年来,我国量子计算发展迅猛。中国信通院发布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指出,量子信息各领域科研和技术创新保持快速发展,量子计算是最大热点。随着量子计算相关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上中下游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产业生态也在蓬勃发展。
“量子计算具备远超传统计算机的算力,可以解决很多过去受制于算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要转化为落地可行的产业,需要产学研各个环节发力。”站在光量子计算机样机前,玻色量子创始人、COO马寅告诉记者,“特别是在产业生态构建上,不仅需要技术研发不断突破,更需要在研发、应用、人才培育等产业上下游推动,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不久前,在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主办的首届“五岳杯”量子计算挑战赛上,共有近2000支队伍报名,覆盖近500所中国高校,超过900个专业。
马寅表示,“举办这样的比赛,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我们量子计算产品迭代,更重要的是,让更多高校学生提前感受量子计算算力优越性,让更多未来研究者、应用者直接参与推广和应用量子计算的平台,为未来更大规模的量子计算生态建设奠定基础。”
除了加强与高校联动的生态培育,探究如何进一步促进量子计算应用落地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马寅告诉记者,继2023年5月发布1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后,2023年12月玻色量子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共同打造的“五岳量子计算云平台——恒山光量子算力平台”也已正式发布。
“平台支持所有开发者,无论是学者、学生还是某个科技公司的研发人员,都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移动云平台,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在平台上构建和测试验证自己的算法,真正实现人人可用的量子计算加持,从而进一步激发量子计算应用生态的发展活力。”马寅说。
在产学研各环节的共同作用下,马寅对新年量子计算的发展很有信心。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研发机构的合作,发布更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机,真正实现量子计算优势。”马寅表示,“同时,还将联合产学研各方,推动量子计算编译工具覆盖更多场景,让更多人参与到平台的开发工作,从而覆盖更多场景,为生态的建设完善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