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是谁剥夺学生们的课间十分钟, 又是谁能够决定是否要还给学生?

我上小学3、4年级的时候,一次和同学在操场玩“骑马打仗”,不小心摔倒碰到了脑袋,流了不少血。

老师领着到医务室简单简单处理、包扎,看我没什么事儿,就让我回教室继续上课了。

回到家爸妈看到头上包着纱布,我就把情况跟他们说了一下。

然后,这事就过去了。

01

如今,我家儿子小学3年级,

媳妇儿是初中班主任,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这个话题,

我的感受和体验可能更加全面些。

02

根据儿子回家说起学校的情况来看,

他们课间是可以出去玩的,

老师和学校并未对课间时间进行限制。

这一点我是支持的。

大家都知道,9岁左右的孩子,

正是狗见了都嫌弃的年纪。

精力旺盛、活动爱动,玩心最重。

课间十分钟的室外玩乐,

和同学们的嬉戏打闹,

孩子经常跟我分享同学之间玩闹的趣事儿。

我也跟孩子分享过我小时候课间玩的游戏,

打弹珠、丢沙包、推铁环、跳马、骑马打仗等等,

直到如今,一些和同学们课间玩乐的场景还能回想起来。

课间十分钟,也是现在孩子们非常期待的,

是他们上学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信我,没有孩子喜欢上学,

他们之所以会知道要上学是被教育出来的,

是被幼儿园、家长、社会培养出来的认知。

他们知道自己这个年纪是必须要上学的,

再大一些还要上中学、高中、大学。

很多孩子喜欢上学其实并不是因为喜欢学习,

而是喜欢学校的氛围,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嬉戏玩乐。

03

另一方面,

设置课间十分钟的初衷,

为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放松,

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

适当的脱离学习,劳逸结合。

此外,利用课间时间上上厕所,

到室外走动一下,在阳光下缓解一下眼睛疲劳,

避免视力下降。

这也是我支持课间十分钟让孩子到室外活动、玩闹的主要原因。

孩子班上现在已经有10多位同学都戴上了眼镜,

他们才3年级呀。

04

课间十分钟的消失,

不是学校和老师想要看到的结果,

也不是绝大多数家长想要的结果,

更不是教育部门有意为之。

课间十分钟的消失,

更多来自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对极个别学生家长的恐惧。

恐惧什么呢?

家长害怕孩子在学校磕碰受伤,

老师怕学生家长蛮横无理、承担不该有的责任,

学校害怕学生家长堵门闹事,影响整个学校,

教育部门害怕学生家长举报投诉,发布到网络造成舆论压力。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是通情达理、认知清晰的,

但难免会遇到极个别胡搅蛮缠、毫不讲理的家长,

哪怕只是万分之一,作为老师和学校,都是无法承受的。

因为只要出现矛盾,无可避免的要向老师、学校问责,

想要迅速平息矛盾,担心发布到网络引起舆论压力。

一旦出现大范围舆论,

轻则老师、学校被批评,重则担处分、扣工资,被解聘。

试问,谁不怕?

05

媳妇儿是老师,虽然没有遭遇过这样的事情,

但前车之鉴太多,她们这些普通教师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极个别的学生家长,

只要孩子出点事,

就想要学校承担些责任,让学校赔偿些损失。

也因为媒体的发达,信息传播的快,

舆论造成影响太可怕。

很多不明真相的人,

只是通过网络听了学生家长单方面的控诉,

就认定为真相,

并对相关老师、学校进行恶意揣测、言语攻击。

06

也因为这样的揣测和攻击,

一些不堪承受压力的老师,

用结束自己生命的办法,来为自己证明,

来摆脱内心的冤屈和痛苦。

07

不知从何时开始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风气,

只要涉及学校、老师的一些矛盾、事故,

舆论总是一边倒的抨击学校、抨击老师。

我不否认,有一些教师的确不配为人师,

但绝大多数老师,应该说还是非常尽职尽责的。

极个别的害群之马,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让教师成了一种危险职业,

让教师变成了一份需要小心翼翼才能勉强胜任,

需要言行极为谨慎才能保住的工作。

我媳妇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

这些年给我的感觉是,

她的工作越来越如履薄冰,

她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越来越战战兢兢。

08

去年有一天媳妇晚上11点左右才回到家。

因为她的一名学生下午偷偷逃出了校园。

可能有人觉得这就是一个逃学而已,

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

作为老师、班主任、且是当事老师,

需要背负多大的责任和压力。

事情是这样的:

这是一名平常作业不写、上课睡觉、捣乱,

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的学生。

下午媳妇的课上,这位同学在课堂上乱接话,

批评他,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稍后又在后排东拉西扯的扰乱其他同学,

时不时的弄出个动静,扰乱课堂秩序,

媳妇的讲课思路总被打断,

也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

媳妇当然知道拿这个学生没有办法,

为了能好好上课,只好让他到教室门口罚站。

09

他倒是乖乖的站到了门外,靠着墙。

因为知道这个学生的品行,

媳妇中间还特意到门口看了两次,

确定他站在门外,没有乱跑。

可是下课时他却不见了。

原本以为他只是听到下课铃声自行活动去了。

等到下节课上课时,任课老师发现他没在教室,

问起来,同学们说他是被罚站了,

才把这事汇报给了我媳妇。

媳妇就带着几名老师在校园里寻找。

越找越害怕,整个校园都找遍了也没找到。

于是只好翻看监控。

监控倒是拍到了,可是更害怕了。

他绕到门岗后面一处稍微矮一些的围栏边,

翻越围栏跑到校外去了。

看到这一幕,

我媳妇、教务处老师、门岗保安大爷更是心头一惊。

孩子要是在校外出个什么意外,

哪怕是摔了、碰了,该怎么跟孩子家长交待。

在上学期间,学生逃出校园发生意外,

家长一定会把责任推到学校、老师身上,

一个监管不利的“罪名”扣下来,

谁能担,谁敢担?

于是学校组织30多名老师外出寻找,

并且第一时间联系了孩子家长。

10

我记得媳妇的有一句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是真特么幸运啊,虽然这个孩子爱捣乱,

但家长是真好,真通情达理。

了解了事情经过,看了监控以后,

一句埋怨、责怪老师的话都没有。

在一起找孩子的过程中,

家长看出我媳妇的担忧,还安慰道:

孩子在家也比较叛逆,家里谁都管不了,

我们都习惯了。

孩子肯定没事,他平时都是自己骑车上学,

翻墙出去,应该就是跑出去玩了。

快到8点的时候,

终于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找到了孩子,

孩子正乐悠悠的在看几个大爷下棋。

因为快到放学时间了,媳妇要回学校,

家长也想借这个机会跟老师、孩子三方好好聊聊,

就带着孩子回到学校,一直聊到快11点才回来。

11

虽然事情解决了,家长也非常明事理,

没有追责和埋怨。

但媳妇说想想还是后怕,

她说假如孩子孩子出点什么事,

自己就当不成老师了。

那一晚,媳妇几乎一夜没睡,

我能感受到她当时承受的压力。

真想说大不了不当老师了,

可是又不敢说出来。

因为他从师范大学毕业后,

就直接进入了初中校园,

这是她的梦想,她喜欢的职业。

我也感受到她对如今教师职业现状的失望和担忧,

她理想中的教师,

不该是这样需要处处小心、颤颤巍巍才能干的工作。

说这些,是因为和课间十分钟也有关系。

12

说回课间十分钟,

媳妇学校是不允许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的,

课间媳妇也是必须要到教室查看的。

活泼的孩子会到楼下玩玩闹闹,

更多的孩子则是在教室聊天。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这个话题我问过媳妇,

她说她也想让孩子玩闹、到楼下跑动一下,

对身心、健康、视力都有好处。

可是由于他们学校也有前车之鉴,

她更愿意让孩子在教室呆着,

因为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13

是谁拿走了孩子的课间十分钟?

是老师?学校?教育部门?

都不是。

是极个别家长,

是不明真相恶意攻击的舆论压力。

14

极个别的家长,

在我看来,真的是离了大谱的家长。

作为一个成年人,爱子之心可以理解,

但要有最起码的分别是非的能力吧,

不能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任何不公或意外伤害时,

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老师、学校承担责任,

给个说法,赔礼道歉,

否则就用投诉,曝光等言论威胁。

学校、老师害怕吗?

当然害怕。

因为有太多不明真相就要恶意攻击的人存在,

哪怕事后大家发现事情真相,又有几个会道歉。

事后的道歉又有什么用?

对老师,对学校、对教育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产生了,

即使有公安、教育相关部门发布的事件澄清或说明,

又能怎样。

这些澄清或说明,只是能让舆论沉默而已,

造成的伤害却无法抹去。

老师的寒心、学校的无奈,又有谁在意。

只有像我这样的教师家属知道,

也只能由我们帮她们疏导、劝慰。

15

还是我们小时候比较好,

社会风气正。

小时候游戏厅正流行,

拳皇97,西游释厄传很多男孩都玩过。

记得有一次放学后玩的正欢,

就被班主任纠住耳朵拎了出来,

在游戏厅门口抬手就是一巴掌胡在脸上。

“带我去你家”。

老师毫不客气的说。

到家后,没有过多的寒暄,

老师跟我爸说:

“我刚把他从游戏厅拉出来,

你们以后不要给他零花钱,

也不要给他摸到钱的机会”。

我爸一听,看了一眼我脸上的巴掌印,

大概是明白了怎么回事了,

跟老师说:麻烦老师了。

扭头就是一脚把我踹翻在地,

接着就是脱鞋的动作,要继续揍我的样子。

还好被老师拦住了,

老师说:他是被同学拉去的,

我怕他玩上瘾,所以来跟你说一下,

你们多注意一下就行,别打坏了。

那时几乎是瞬间产生了对老师的爱戴和感激,

至于脸上那一巴掌算个P呀,

跟老爸的鞋底和皮带相比,

简直微不足道。

16

同样的事情,换到现在。

有几个老师敢管,别说是扇一巴掌了,

拎个耳朵都不敢。

我爸为什么不责备老师打我,

因为我爸知道老师那是为我好,

他明白老师的用心和出发点。

现在呢,恐怕很多家长会说:

不论如何,老师也不能动手打孩子,

孩子不对,可以跟孩子讲道理。

讲不通可以不讲,但不能动手打孩子。

在家我们都舍不得打,老师凭什么打。

家长说的也没错,老师作为成年人,

教书育人为本,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动手打学生。

至于骂,当然也不行,

会让孩子心里产生压力和阴影,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

17

于是,孩子就像成了被保护的很好的温室里的花朵,

老师教育学生,只敢教书,不敢育人。

学生犯错了,老师不敢打、不敢骂,

即使迫不得已必须批评、警示一下,

还必须要特别注意言语、态度、措辞,

甚至要提前想好怎么批评,在心里打上腹稿。

而对于那些调皮捣蛋、不学习、不遵守秩序的学生,

老师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点作为老师的威严都没有,

根本管不了,也管不住。

18

这些跟课间十分钟有关系吗?

有。

假如没有这样一些点点滴滴的变化,

老师和学校不会变成如今这般卑微、胆怯,

更不会事事如此般谨小慎微。

老师,只是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

学校,只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一个公立场所。

以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尊者。

如今呢?

没有学校和老师想让剥夺孩子们课间十分钟的欢乐时光,

家长们也想让孩子在学校开心快乐的学习,

大家的愿望和初心都是好的,

但是,想要达成这个愿望,

就需要部分家长们收起“玻璃心态”,

用信任和包容的心态与老师学校沟通,

遇事明事理、分对错。

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该追究就追究,

是自己孩子的责任,该自己承担就自己承担;

孩子虽然未成年,在法律上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

但总要对自己的行为,以及产生、造成的结果负责吧。

再就是社会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少一些不明真相的揣测和辱骂。

19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看似简单,却一直无法实现。

并且能成为“两会”的提议,

成为“微博”的热搜,

可见其实大家都是非常关注,

想要校园环境得以改善的。

这真的需要每个人,每个孩子家长共同改变才能实现,

这不是说教育部下发一个规定,

情况就能得到改观的问题。

没那么简单。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如果你耐心看完了,给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