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级

讲脏话、爱用网络用语、一讲话“这这那那”......新学期, 先学会好好说话!

遇到了好看的风景,不知道怎么形容;聊天时,总是不自觉地说“网络用语”;写作文时无话可说,通篇都是“这这那那”;情绪上来了,嘴边还会冒出一两句“脏话”......

孩子们看似每天接收着海量的信息,但在表达上能为自己所用的语言却越来越少。

语言表达上的不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社交与学习。新学期,咱们就从“好好说话”做起!

最近,一名学习博主在分享自己的日常时提到这样一件事:研究生老师很委婉地告诉她,因为自己写作中代词使用频繁,影响了文章的精准性。

她举了个例子,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她会习惯性地说:“我觉得这种文化构建,使得我们怎么怎么样。”老师会立刻打断她,并追问:“你说的‘这种’文化构建,是哪一种?”

老师的追问令她反思,自己为什么说不出“这种”是哪种?

家长们不妨观察一下,孩子在日常交流时使用“这个”“那个”“这种”“那种”等代词的频率如何。

若使用代词过于频繁,你的孩子或许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想要形容当下的心情感受,却难以在一时之间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

这是语言没有跟上思维的表现。说得更深入一点,这意味着,我们暂时没有语言作为载体去深入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维。

在日常表达中,我们想给孩子们这样的建议:首先,没有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尽量避免“this or that”,把想要表达的用最精准的语言告诉大家。

比如在就餐时,将“我想点一份这个”中的“这个”换成具体的菜名;

又或是过年放烟花特别激动时,将“我喜欢这样的氛围”中的“这样“后面加上热闹、温馨、幸福等形容词。

用准确的词汇,以及这一词汇的同义词,代替模糊的代词。

其次,表达时不必着急。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去检索脑海中积累的语言,而不是脱口而出“这个”“那个”。

哪怕是难以快速地找到最准确的词汇,也尽可能地用长一点的句子尝试描述此刻的感受。

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日常交流时,也可以参考上面的方法,给孩子完整地传递准确的信息。

长此以往,小朋友才能够通过语言更加准切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及想法。

除了“代词”,网络用语也是家长们要引起注意的事情。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时刻被海量内容所包围。他们每天都有机会学习新知识,积累新词汇,社交媒体、短视频也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为他们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

但为什么作文就是写不精彩,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说不清。甚至使用的词汇都越来越少了。

赞美某个事物、某处风景、某个行为,统统可以用一个“这也太顶了”;生气了、愤怒了、难过了,一概都是“我真的会谢”;形容一件事物好极了或是坏极了,都可以用一句“绝绝子”!

网络用语、有趣的表情包传递的信息是模糊的,理解成本低,让人不假思索地使用。

小朋友们看似每天接触很多内容,但实际上都是一些重复的流行语料库,这大大地压缩了孩子的日常的词汇量。

语言是构成思维的官能,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语料库”的丰富与否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维度。

事实上,“词不达意”这件事是当代小朋友和成年人都在面对的问题。

在豆瓣上,有38万人聚集在一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中,他们都觉得自己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的能力越来越差。

小组里有许多求助帖,询问该怎么去形容某种事物、某种现象。

小组中的帖子

组员在求助帖里畅所欲言,但网络用语、流行语几乎不会出现在回复中。

这也是值得家长们借鉴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就交流与表达这件事达成约定——书面作业中不使用网络用语,口头交流中尽量减少网络用语的使用。

语言细腻了,思维才会细腻。我们来读读两位作家对美食的描写。

汪曾祺写栗子,从描写栗子如何在火中裂壳,到拿到手时的温度,再到吃进嘴里时的味道,每个环节的描写都能让人感受到吃栗子“是雪天的乐事”。

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

——汪曾祺《栗子》

李娟除了描述食物本身的味道,还会动情地赞美赞美佐料、赞美厨具、甚至赞美天气。

谢谢蒜,它是辛辣的,却又明明是香甜的......把它切碎后拌进饭菜里,饭菜的灵魂会立刻变得热烈而高亢......还要赞美寒冷,赞美湿润的空气。它们令肚子饿得飞快,令食欲旺盛,令味觉警敏,令最平凡的食物都能带来世上最感人肺腑的享受。

——李娟《伟大的厨子》

你看,我们不使用“绝了”“太那个了”“这谁顶得住啊”等网络用语,也可以好好地讲述美味。

准确的文字让我们对食物的感受变得如此细腻的,仿佛能体会到美食是如何和我们的感官相互作用,如何在我们的舌尖流转。

之所以我们如此重视语言表达这件事,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孩子拓宽视野。同样重要的是,当孩子有负面情绪产生时,准确的语言表达会成为一个舒缓的出口。

上星期,公众号“南风窗”在文章中提到了,如今中小学生爱“开黄腔”“讲脏话”的情况。

文章里提到,“在北京某学校老师们的观察中,学生的黄腔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有挂在嘴边的脏话,有对他人的骚扰,还有一种更为隐晦,比如老师讲小说剧情的不同阶段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讲台下就传来几个男生的窃笑。”

一方面,“开黄腔”“讲脏话”涉及性教育,相关学者表示这与青春期特定的心理状态相关。

另一方面,也与表达相关。青春期的学生对性开始产生好奇,这是宣泄与表达的方式之一。同时,黄腔在语言上处于冒犯和调侃之间的模糊地带,常因一句“玩笑话”带过,学生难以察觉其中意味着什么。

12岁前正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语言系统发育和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准确地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是部分年纪较小的学生讲脏话的原因:无法找到好的语言方式来表述自己的好奇心与负面情绪。

当家长发现孩子“开黄腔”“讲脏话”时,除了当下的制止,更要注重日常的性教育,以及在语言上进行长期的,细水长流式的引导。

引导他们用语言将自己的好奇、愤怒、不满表达出来,可以和爸爸妈妈面对面聊天,也可以把感受写在小纸条上,放在一个秘密“树洞”中。

同时,将黄腔、脏话掰开了、揉碎了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明白模糊的“玩笑”语言中藏了多少不尊重与冒犯。

梳理语言会成为一个思考的契机。

在表达自我感受的过程中,孩子有机会专注地体察、梳理自己的思绪。而这,恰好正是帮助孩子舒缓、释放好奇心与负面情绪的好方法。

文丨嘻 排版丨阿乔

图|视觉中国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