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中听 | 学生提案上两会, 关注公共议题是青年学生的担当

评论员 李长需

两会提交提案,不只是大人们的事儿。

“建议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中小学生体检,制定专业政策规范”“建议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建议建设多层次的基础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与网络”……这些颇有想法儿的提案,就是一帮稚气未脱的中小学生提交的,并被陕西、河南的代表委员们带上了两会。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好像跟庄严肃穆的两会没关系,这是我们对校园里学生们的惯性认知。但这种认知,有点“古板”了。“学生提案”上两会,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以“我为两会写微议案”为例,这项郑州市中小学生参与的活动,已经持续了9年;而在全国其他地方,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出了“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并且值得一提的地方还在于,这些孩子们的优秀提案,还被代表委员们带到了两会,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反馈。

有些人认为,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课业相对沉重的情况下,还费劲力气地去弄提案建议,有点“不务正业”。其实不然,让学生操持“提案”并上两会,正面的意义很多。

首先,“学生提案”上两会,可以让青年学生主动了解我国的政治运行机制,自小培养研究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冷暖的习惯,并通过他们自主的观察、理解和思考为国家建言献策,培养政治参与意识与主人公的担当精神。

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提案的撰写过程,也是阅读、研究、学习、分析、调研和总结归纳的过程,学生们经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还能锻炼调研、社交、信息收集与处理、课题研究等多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全面育人、多元化育人、重能力育人的一次探索。

可以说,让“学生提案”上两会,对学生来说,收获是多元的。而对于代表委员来说,更是多了一条近距离观察社会的渠道。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作为下一代接班人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要关心自己的学习,但也更应该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意,倾听时代声音,以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这或是他们该有的样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