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廊里停留,只能在厕所玩耍。连日来,小学生“厕所社交”现象引发热议,如何破解现实难题成为普遍关切。
打球、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五彩缤纷的课间活动曾是许多人难忘的校园记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开始被“课间圈养”,下楼撒欢成了奢望。有媒体报道,现在不少小学都在推行所谓“文明休息”,即课间十分钟只准喝水、上厕所,“厕所社交”正是如此要求下的反映。
孩子为何被这般“圈养”?很大程度在于大人的“安全考量”。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磕了碰了是“天大的事”,必须让老师、学校给说法。学校这边也很是头疼:小孩玩耍难免有个磕碰,全权负责哪里管得过来?在司法实践中,学校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往往会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被判承担连带责任。“怕孩子出事、怕家长‘闹事’、怕给自己找事”,于是不少学校干脆将课间管起来。所谓“安静课间”,其实是家校博弈、拉锯的结果。
校园安全当然是大事,但谨小慎微到因噎废食,显然背离了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课间要求孩子们“一静再静”,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更会催生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小胖墩”。此外,在看似“无用”的玩耍中,孩子们其实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建立起孩子们之间的珍贵情谊。说到底,把学生们“圈养”起来,损失的绝不仅是短短的这十分钟。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是各方要相互理解、相向而行。校方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家长也应将室外活动的可控风险视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遇事冷静理性。毕竟,在阳光下的欢声笑语,总比躲在厕所里搞“谍战课间”好得多吧?有关部门更要积极作为,明规定矩、厘清权责,避免无休止的推诿扯皮。
欢声笑语的课间,同样是学校靓丽的风景。让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透透气、舒舒心,不仅是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更会给他们更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