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女儿留学失联21年成德国教授, 老死不相往来究竟是谁的错?

文章之前,我要和大家说一则2020年的新闻,辽宁晚报刊文称:一对身患重病的老人向外界寻求帮助, 希望能尽快找到自己在德国留学的女儿曹茜,称已经与她失去联系21年了!一下子让曹茜这个名字走进了公众视野,她一个曾经的农家女,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德国大学的教授,却与父母长达21年失去联系,甚至在父母临终前都未能相见。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恩怨纠葛?老死不相往来,是谁的错?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其中的养育之恩?

曹茜的出生,对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来说,本应是家中的希望。作为独生女,她承载了父母全部的期望。从小,父母便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够出人头地,不再重复他们农民的命运。曹茜也明白父母的苦心,她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她渐渐对父母的一些做法感到反感。

父亲曹肇纲那句“有什么好的,又不是儿子,到时候终归是别人家的”,让曹茜心里五味杂陈。她开始意识到,在父母心中,儿子似乎总是比女儿重要。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她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反感。

中学时期,父母为了防止她早恋,强行剪去了她的长发。这一举动,让曹茜感到无比的屈辱和愤怒。她觉得自己的尊严被父母无情地践踏了。高考时,她原本想要报考南方的学校,以逃离家庭的束缚,但父亲却偷偷修改了她的志愿,让她留在了辽宁师范大学。这一事件,让曹茜对父母的怨恨达到了顶点。

尽管如此,曹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在大学里依然努力学习,最终获得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然而,这个机会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女儿在国外会受苦受累,更担心她会因此与家庭断绝联系。但曹茜却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她想要通过留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家庭的束缚。

然而,留学后的曹茜却与父母失去了联系。她不再回家,也不再主动与父母联系。父母多方寻找无果,直到得知女儿已成为德国大学的教授,却依然未能与她相见。直到二老离世,都未能等到女儿的归来。

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曹茜的行为过于自私冷漠,不顾及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有人认为父母对曹茜的束缚过于严重,导致她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其中的是非对错呢?

熙熙认为,我们不能否认父母对曹茜的养育之恩,这大于天。他们为了供女儿读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然而,他们的一些做法也确实存在问题。比如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儿的控制欲过强等,这些都给曹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束缚。

另外,熙熙觉得曹茜的行为也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她选择了与家庭断绝联系的方式来反抗父母的束缚,但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和伤害。即使她对父母有再多的不满和怨恨,也不应该忘记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再说了,父母有错在先是不对,但并不是天大的错误,也并不是没有改正的机会。

而且,从老人的行为来看,更多的是害怕老无所依,不是么?虽然想法是自私了点,但是以从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确实能够说得通。

因此,熙熙认为这起事件并非简单的对错问题。它涉及到家庭关系、教育观念、个人选择等多个方面。或许这件事会给社会、家庭带来经验教训,让我们能够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和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理应尊重和理解,但要是换作我并不会21年不见家人。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