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面对校园性侵案, 性教育是打破恐惧和沉默重要一环 | 新京报快评

面对乡村小学的性侵事件,不能让一切都在恐惧和沉默中发生。

最近,一桩“乡村小学校长侵犯5名女生”的恶性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2022年上半年至2023年5月,湖南南部山区某村庄小学校长万常华(化名)利用其教师身份,以背书、惩罚等为由,分别将5名女生叫到六年级教室隔壁房间,多次实施猥亵、强奸行为。2024年1月12日,此案一审开庭审理,目前尚未作出判决。(点击标题阅读原报道:控制、欺骗、沉默:一起隐匿在乡村小学的性侵案)

在被发现前,万常华在学校和村里的形象颇为正面。如果不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在受到侵犯后立即找到了其母秦芳(化名),这桩“乡村小学校长侵犯女生”的恶性事件,短时间内可能还不会被发现。万常华就是乡村小学中名副其实的“狼师”。

从报道可以看到,秦芳女儿之所以在受到侵犯后第一时间寻求家长帮助,是因为在女儿还在上幼儿园时,秦芳就教其正确认识“隐私部位”,保护自己。这引发不少人的讨论。

正是来自家庭的充分关心和及时的性教育,为受害者建立了一个安全、值得信任的日常环境,因此在受到侵害后,秦芳的女儿才没有如另外几位受害者一般选择沉默,而是第一时间寻求家长帮助。

此案中,万常华对孩子们的侵犯过程其实算不上非常隐匿,但在其充分利用自身强势地位以及话语诱导、恐吓的手段下,加之乡村在观念层面的闭塞,以及外部环境对孩子们在性教育方面的忽视、外部救济不及时,一系列因素使得针对儿童防性侵的常态化保护机制失效,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而孩子们被侵害后由于担心“自己的秘密就要藏不住”,在“耻感”的禁锢下,受害者大都选择了沉默。另一方面,孩子们担心“万常华难以预料的报复”,双重压力下,让还是孩子的受害者很难突破观念禁区,向亲人和执法机关求助。

现实中,遇到这类事情,最直接的当然是执法部门持续加大对类似案件的惩戒力度,畅通举报机制,做到有举必查,最大力度挤压隐秘角落的生存空间。

但除了加强日常执法力度之外,如何让身为孩子的受害者克服恐惧、打破沉默,向外界求助,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具体看,除了社会层面的日常监管外,如秦芳一般,从家庭内部做好日常的性教育,为孩子们塑造一个安全、值得信任的日常生活环境,显然非常重要。

由于此事中不少受害者是留守儿童,因此,父母更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注重日常性教育的普及。比如,时常打电话与孩子交流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而不是只关注学习。

另外,对隔辈抚养留守儿童的老人也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令其在观念层面降低其对此类事情的“羞耻心”,以便于提升日常生活中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

当然,除了家庭日常的性教育外,基层、学校和公益组织显然也要积极介入。比如,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普及儿童自我保护知识,让孩子了解身体的界限和个人权利,并知道遭受侵害后应当勇敢寻求帮助,而非因为恐惧保持沉默。如此,方能弥补当前在针对留守儿童防性侵方面所存在的漏洞。

面对乡村小学的性侵事件,不能让罪行在恐惧和沉默中发生。如今,万常华被检察院以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舆论期待法院能够依法给予万常华应有的惩处。而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及时做好预防,也是未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校对 / 赵琳

消费者不是餐馆直播的“引流道具” | 新京报快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