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植家国情 筑强国梦—— “记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获奖征文选登(小学组)

戳这里关注我们

编者的话

2024年寒假前夕,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公布新增2431所中小学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寒假期间,本报联合海淀区委宣传部和海淀区教工委,在海淀区中小学中开展了国防教育与爱国主题征文活动,收到了90余所学校热情投稿,从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国防的关注和深深的家国情怀。经过评审,此次征文最终评选出120篇获奖作品。其中小学组、中学组一等奖各5名,二等奖各10名,三等奖各15名;优秀奖共60名。今天的北京日报《小苗》版、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和北京日报客户端将展示获得小学组一、二等奖的作品。

太平路小学六(2)班 梁若一(一等奖)

北京的冬,是凛冽的。大雪后更是冷得出奇。即便碧空如洗、阳光耀眼,依然让人感觉不到半分暖意。我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裹了个严实,来到操场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

本次升旗仪式的主题为“铭记抗美援朝,激发爱国情怀”。四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在主席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抗美援朝战争中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而我只感觉此刻操场上的风如同利刃刮得脸生疼,我双颊冻得绯红,不停地抽着鼻子,边跺脚边搓手。

演讲者动情的声音继续从主席台传来。“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途中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于零下40℃的阵地之上,手握钢枪目视前方,保持着整齐有序的战斗队形和随时准备纵身而起的战斗姿态,然而却早已失去了生命体征。那可是129位志愿军战士啊!面对一尊尊活生生的‘冰雕’,一向傲慢的美军也不得不肃然起敬,驻足行礼。”

七十余年前那个壮怀激烈的悲怆场面,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很难想象,当年的志愿军哥哥们,是如何忍受薄衣单鞋的酷寒,啃着石头般坚硬的土豆,吞下刺骨的冰雪,埋伏于天寒地冻的旷野山林,只为等待那一声进攻的号角。我渴望了解,到底是怎样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不惜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一次伏击的成功。

一位志愿军战士在绝笔诗中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是令人敬服的答案,更是英雄们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和热血丹心家国情怀的表白。

回到温暖的教室,我不禁感慨,自己“全副武装”地在寒风中仅仅站了十几分钟,便瑟瑟发抖地开始抱怨。而七十多年前“冰雕连”战士们默默坚守六天六夜一动不动,犹如冰天雪地中的熊熊火炬。他们的精神,引领着我辈青年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指导教师 白敬

长空英雄

清华附小清河分校六(5)班 汪筠桐(一等奖)

2023年暑假,我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录制,有幸在航空博物馆与抗美援朝英雄陶伟爷爷和空军歼-20飞行员张威叔叔近距离接触与交流,让我对家国情、人民军队和国防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录制现场,陶爷爷讲述了他当年在战场上不惧生死击落敌机的情形:1953年4月,陶爷爷第一次参加飞行战斗,这一次飞行战斗的惊险要从他意外掉队说起。落单的他很快被美军当时最先进的F-86战斗机发现,四架敌机从陶爷爷后方发起攻击,待他发现时相距只有五六百米,危险万分之际,陶爷爷的飞机正对敌机正前方,他三炮齐发,一边滚转一边开炮,最终敌机被他击落。此后他又经历了5月16日的四次空战和17日的两次空战,陶爷爷两个月共击落七架敌机、击伤一架。陶爷爷的讲述虽然简短,但是背后的牺牲与奉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在这两个月的空战中,陶爷爷的四位战友牺牲。那一刻,书本上描述的惨烈战争,人民军队保家卫国不畏牺牲的精神,突破白纸黑字的束缚在我眼前浮现,让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身为歼-20飞行员的张威叔叔回忆了他护航志愿军遗骸归国时与运-20的对话:“我部歼-20飞机两架,奉命为你护航。长空祭忠魂,英雄归故乡。向志愿军忠烈敬礼!”张威叔叔讲述时几度哽咽,久久说不出话来,现场的我们更是热泪盈眶。和平来之不易,他们的讲述,让我更加懂得“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力量。

回望百年岁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解放,在战火硝烟中,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和平繁荣。正如张威叔叔所说,过去有他们,现在有我们。我们当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养成好思想、好品德,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积蓄力量!

指导教师 王丽

不忘国耻 永记历史

六一小学三(2)班 张伯涵(一等奖)

这个寒假我很高兴,爸爸终于能从部队休假回家陪我过春节啦!大年初四,我和爸爸妈妈从奶奶家回京途经保定,爸爸说:“附近就是冉庄地道战遗址,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一致同意。

冉庄地道战遗址人山人海,我们顺着人流向博物馆走去。进了博物馆,一路上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我变得安静了。这座博物馆里装满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证,更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非凡智慧与勇气。讲解员告诉我们,聪明的抗日军民利用地形地貌优势,用双手开凿出家家相接的地道与日本鬼子周旋。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们巧妙地把地道的出口设在了锅台、井口和马厩,我不禁赞叹他们的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进入地道遗址参观,地道四通八达,有很多道口。里面如果不点灯,就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清。有的地方还需要弯着腰走,只容一人通行。虽然参观时间不长,我却被深深地吸引和震撼了。

回到家,地道战遗址的情景依然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为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爸爸特意陪我一起观看了电影《地道战》。村长老忠叔为了救村民牺牲了自己,他的儿子传宝继续指挥大家挖地道与日本鬼子斗争。然而,鬼子来抢东西时发现了地道,往里面灌水、放毒气,村民们非常被动。鬼子撤退后,传宝毫不气馁,想办法带领大家改进地道,终于实现了防水防毒,进可攻退可守。最后,中国人民用无穷智慧和顽强斗志把日本鬼子都消灭了!

看完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明白了爸爸带我参观地道战博物馆的用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不忘国耻,永记历史。

指导教师 李丹

三件衣服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五年级(2)班 李涵(二等奖)

在我参观过的红色遗迹中,有三件跨越时空的衣服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们让我感受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真正含义。

那是一件有着大大小小的弹孔和成片成片殷红的军衣。我眼前浮现出一位勇敢的战士,身中多发子弹,多次跌倒,但还是一次次爬起,毅然决然地冲到敌人的火舌上,用自己的身躯挡住爆发点,那是我们伟大的英雄黄继光。血衣上,有一个中空的洞,从前胸到后背,完全被击穿,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但在血光弥漫的时候,他没有顾及自己的生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做出堵枪眼的决定,用一件血染的军衣展示了他誓死保卫祖国的赤子之心。

那是一件旧得发黄的军衣,穿在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身上,饱经风霜的沧桑正是正义散发的光芒。老兵胸前的勋章璀璨夺目,从他温暖的笑容和回忆过往时明亮的双眸,能看出他对祖国诚挚的爱热烈而绵长。那件旧军衣,是老兵凯旋荣归故里的重要见证。

那是一件挂满冰霜的大衣,是西藏的边防战士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环境中巡逻时穿的衣服。尽管严寒凶猛,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严寒。边防战士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巡逻,为我们建立了一道遮风挡雨的坚实屏障。

看似普通的三件衣服,背后的故事却感天动地。钢铁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安宁,捍卫着人民的幸福生活。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过这国泰民安、山河无恙的太平生活。

指导教师 李婷

参观水操学堂有感

双榆树第一小学五(1)班 陈彦西(二等奖)

在颐和园昆明湖的西北岸,有一处白墙灰砖、僻静的五进院落。这个看起来与园内其他建筑的风格和功能格格不入的地方,就是清朝末年意图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贵族军事学校——水操学堂。

走进水操学堂,抚摸着冰冷的大门,遥想光绪十二年水操学堂开学时,我相信当时的学员都怀揣着强我海军的梦。然而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内忧外患,壮志难酬,这座赫赫有名的水操学堂也仅存在了9年,便因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而关闭。

看着这个院落,我不禁想起清朝末年的“海军梦”和它的破灭。面对列强入侵,当时的清政府也希望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海军,但慈禧竟将好不容易筹措到的海军军费用于修建颐和园,供自己享乐。每当想起这些我都觉得无比痛心。如此这般,北洋海军岂有不败之理。尽管有像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这样的指挥官以命相搏,但是也阻挡不了北洋海军覆灭的厄运,国之殇,民之痛,岂能忘。

再看今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海军的强国梦强军梦成为了现实。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我一定要铭记历史,牢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指导教师 张进辉

锦绣中华 美好家园

——观看《美丽中国》有感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四(3)班 叶蓁蓁(二等奖)

在龙年春节,我观看了纪录片《美丽中国》。这部纪录片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联合摄制,从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潮涌两岸等六个角度记录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让我看到了祖国壮美的山河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东北森林中,我看到东北虎在林海雪原中驰骋,长白山天池像一面镜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在塞北草原上,我看到牛羊成群,激烈的赛马比赛正在进行;在西北的吐鲁番盆地,又大又甜的葡萄成熟了;在桂林山水中,我看到白头叶猴在石壁上攀爬,蝙蝠在溶洞捕食;在热带雨林中,我看到绿孔雀在枝头舞蹈,亚洲象在丛林中散步。

在美丽的中国大地上,住着勤劳的中国各族人民。黑龙江的鄂温克族一家人在大兴安岭森林中和乖巧的驯鹿一起生活,新疆的维吾尔族姐姐在绿洲泉水边纺织美丽丝绸,云南的傣族小朋友们互相泼水送上美好祝福,西藏的藏族老奶奶在高原古寺前虔诚祈祷。

纪录片中的美丽中国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荣耀。中国这片古老土地孕育了壮丽雄奇的山川湖海、奥妙无穷的奇珍异草和团结奋斗的各族儿女。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为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守护泱泱国土,建设美好家园。

指导教师 许祎玮

传承

中国林业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 李清如夏(二等奖)

从小我就听过一首歌:“不需要你知道我,不需要你认识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因为妈妈曾负责大学生征兵工作,所以我身边有一群即将当兵、现役和退役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从一年级起,我就和他们一起役前训练,跑3公里、练仰卧起坐、跳绳……我目送过上百名哥哥姐姐去部队,也等来他们退役回校,听他们给我讲部队的故事:有说在西沙群岛服役时的孤独;有说在中印边界值守时的黄沙漫天;还有说在抗洪抢险时的不眠不休……每个人回校的时候都变黑变瘦了,但眼睛却变得更有神了。我经常问他们,为什么不在学校读书,非要去当兵呢?哥哥姐姐们都会骄傲地说:“我们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去保卫最重要的你们啊!”后来妈妈跟我说:“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世界并不太平,国家安定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保护着我们。”于是在我的心里也埋下一颗种子,我长大也要去守卫祖国,守护我爱的家。

去年暑假,妈妈带着我和退役的大学生去了南昌。我们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随着讲解员走到参加八一起义人物名录墙的地方,妈妈站在那里久久没有离开。她指向其中一个名字,对我说:“看,他就是你的曾外祖父。”这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妈妈总说我们流淌着红色血液,要传承红色基因。她喜欢帮助想入伍的学生,因为那是她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

当我戴上鲜红的红领巾、站在队旗下,喊出红色宣言时,我知道,这是我的使命,是我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责任。

指导教师 王皓

★祝贺他们 ★

小学组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

1《寒》太平路小学六(2)班 梁若一 指导教师 白敬

2《不忘国耻 永记历史》六一小学三(2)班 张伯涵 指导教师 李丹

3《长空英雄》清华附小清河分校六(5)班 汪筠桐 指导教师 王丽

4《来时雪纷扬 归时好晴光》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五(3)班 陈惟齐 指导教师 郑家齐(点此阅读)

5《屹立》人大附小亮甲校区二(1)班 赵羽墨 指导教师 沙海

(点此阅读)

二等奖

1《参观水操学堂有感》双榆树第一小学五(1)班 陈彦西 指导教师 张进辉

2《三件衣服》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五(2)班 李涵 指导教师 李婷

3《锦绣中华 美好家园》北师大实验小学四(3)班 叶蓁蓁 指导教师 许祎玮

4《传承》中国林业大学附小六(1)班 李清如夏 指导教师 王皓

5《参观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星火小学四(1)班 吴泽希 指导教师 彭敢(点此阅读)

6《闪耀的“北斗”》太平路小学六(6)班 王嘉毅 指导教师 蔡红艳(点此阅读)

7《解谜之旅》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六(4)班 赵韧达 指导教师 陈苗苗(点此阅读)

8《国歌在我心中》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五(9)班 崔家融 指导教师 呼全胜(点此阅读)

9《一次难忘的会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六(9)班 郭明宸 指导教师 许然(点此阅读)

10《我爱祖国蓝色的海疆》七一小学五(5)班 丁禹宁 指导教师 张淑媛(点此阅读)

三等奖

1《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感》二十一世纪学校六(2)班 王烁宇 指导教师 胡凤芹

2《永不沉没的战舰——刘公岛》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六(4)班 胡家佑 指导教师 段绘景

3《漫漫雄关道》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六(1)班 王承奕 指导教师 段绘景

4《雄鹰展翅》北京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三(3)班 张启飞 指导教师 宁高峰

5《勿忘来时路》海淀区民族小学五(5)班 郭子钰 指导教师 郭宏婧

6《那一年的大年三十》清河第四小学四(2)班 惠家琪 指导教师 郭蕊

7《金戈映月散胡尘 铁马追风铸国魂》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C231732班 周士泷 指导教师 周小玲

8《国防,就在身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六(9)班 仝芝铭 指导教师 潘龙龙

9《钢铁般的意志》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六(2)韩林轩 指导教师 王丽娜

10《血与火的历史》万泉小学曙光校区六(6)班 杜语章 指导教师 杨秀侠

11《参观北大红楼有感》羊坊店第四小学五(3)班 吉泽溪 指导教师 朱艳娇

12《走进军营 感悟军魂》永泰小学四(1)班 吴曼可 指导教师 刘红伟

13《核潜艇上的国防课》育英学校四(3)班 顾馨元 指导教师 郝丽娟

14《智慧与意志铸就的“钢铁长城”》中关村第四小学 六(1)班 郭骐畅 指导教师 李少云

15《观后感》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六(2)班 王怡丹 指导教师 徐丹丹

中学组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和全部优秀奖获奖名单下期公布

敬请期待

供图: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