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锐评|“啥都进校园”需要管起来

一段时间以来,“进校园”事务过多让中小学教师不堪重负的问题频遭诟病。对此,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日前印发通知,明确要求明规立矩、加强审核,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社会事务并非不能“进校园”,但当这事那事排队塞进校园,样样要准备,处处得留痕,就成了难以承受之重。对于老师来说,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花式活动、填表报送、收收发发等任务淤积,教书育人的主业自然受到影响。同时,在“家校共育”的语境下,家长们也得因此“团团转”,三天两头打卡拍照,隔三差五捉刀“代答”,实在不胜其扰。何况许多活动本身并不“走心”,要么拉横幅、贴标语、喊口号,要么一套线上答题“包打全场”,俨然成了形式主义。

“啥都进校园”需要管起来。据一线教师反映,此风蔓延与相关活动缺乏清晰标准、存在审核“缺口”不无关系。作为德育实践的一部分,“小手拉大手”也需尊重学生实际、遵循教学规范,可许多社会事务不管三七二十一涌入校园,既不管与教学工作的关联度,也不问学生的理解边界,以至于硬着头皮、为了完成而完成。对此,相关部门明确提出要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审批报备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无疑抓到了问题关键,有利于从源头上为广大教师减负。

好事办好,要靠落实。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具体方案制定标准、进行审核,是政策明确要求。标准怎么列,审核谁来做,是概念模糊的泛泛要求,还是细致具体的硬性指标,直接关乎政策落地效果。比如,有的地方明确把“开展文明、卫生、绿色、宜居、旅游等城市创优评先活动”列为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有的明确,乡镇、街道社区对教师参与有关活动所提要求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学校有权予以拒绝。总之,政策参考越具体越有效力,学校越有说“不”的底气。除此之外,外部监督也需“长出牙齿”。强化问责机制,畅通一线教师反映问题渠道,全方位遏制形式主义泛滥的冲动。

教育的本色是育人。理顺管理体系,尊重教育规律,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本质,学生快乐、教师专注、家长舒心,皆大欢喜。

图源:京报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