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数学越来越重要, 小学就要打好基础, 做好这两点孩子差不了

文|凝妈悟语

“高考数学140分以上就可被985高校破格录取”,大家应该都关注到这则消息吧?

虽然还需要通过笔试、面试、体测等后续考核,但相对于其他高考生来说,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会相对宽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举措会让很多数学好的孩子受益。

有一个网友就对此非常羡慕,自己的儿子在中考时就是佼佼者,是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孩子,顺利入围强基计划,但惊讶地发现,中考时成绩一般在普通班的同学也一起入围强基计划,原来是因为数学次次140以上。虽然出发的早,享受了最好的资源,最后也一起到达终点。

不仅强基计划重视数学,其他名校的特殊选拔计划也同样青睐数学。

中科大少创班面向高二学生招生,重点考核数学、物理,通过层层筛选,排名靠前的孩子获得录取资格,高二就可以参加高考,过一本线就能正式录取。不用经过高三的题海战术、三次模拟考试,最终的一锤定音,成绩要求放宽,孩子的心理压力会大大减轻。

朋友的儿子就参加了这个考试,从小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在同龄人中占据绝对优势,过五关斩六将,十拿九稳。

对于功利一些的升学来说,数学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此外,数学的重要性不止步于考试、升学,在其他方面更有重要的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刘洁民副教授认为:教育就是教会人们思考,但同时也要教会人们对他们思考负责,而数学恰恰是这样的一门学问。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潘宣余指出: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孩子在乎根据、讲道理的品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许宪春认为:学习数学可以培养一种思维逻辑,训练我们用精炼简短的语言来表达复杂事情的能力,这种基本训练对于我们做任何工作,对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益的。

可见数学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科目,也是提升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可能在学生时代,因为热衷数学,在其他科目上付出太少成绩不佳,但是将来在工作中,出色的思维能力会让他大放异彩。

在现实中,很多孩子因为感觉数学很难,考试更难,而对数学缺乏兴趣,不想花功夫去学数学,导致成绩落后。

那怎么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呢?等孩子高考了临时抱佛脚很难,从小学起打好基础,先入为主是最容易的事情。通过咨询学霸、看专家理论,发现做好这两点孩子差不了。

第一点,时时告诉孩子数学是有用的学科

《万物皆数》中说,只要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数学就会在你眼前出现。

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能经常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数学,让孩子亲近数学,孩子就会发现数学的实用性,在学习时就不会排斥。

现在,二宝就很喜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次,带二宝去一个地方办事,坐在外面的椅子上,二宝抬头一看,突然惊喜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大于号和小于号”,我抬头确认,果然如此。原来,顶棚用钢管做支撑,做成了三角形状,非常稳固。

我跟二宝说:你看,数学无处不在呀!

二宝点头,沉浸在生活中能发现数学的喜悦里。

我又跟二宝说,你看前面的那座楼是对称的,上面的名字里有960的数字,到处都是数学啊。

类似这样的方式,鼓励、延伸,就可以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数学和生活相关,数学有用,而不仅仅在将来应付考试,让他成为一个喜欢数学的人。

第二点,让孩子感受到数学是美好有趣的

数学家高思说:数学提供给我们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库,里面储满了有趣的真理,这些真理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

对于普通家长来说,都不是数学方面的研究者或者爱好者,可能无法给孩子讲解数学的美好有趣之处,那可以借助阅读来解决这一难题。

我刚给孩子收了一套书叫做《数学家的发现》,里面的内容能让孩子享受数学发现的美好和乐趣。

1、基本数学知识的起源是美好有趣的知识

书中介绍了很多基本数学知识的起源,像阿拉伯数字、勾股定理、圆周率、递归数列、微积分等等,学习的时候感觉枯燥难懂,但是看起源故事,就会兴致盎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

比如黄金分割,毕达哥拉斯发现音乐由一个整数比支配,这个比值就是黄金分割0.618。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自然的黄金分割,像成人小指的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的比值,金星和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比值,达芬奇画中人物的脸部构图。美好的东西天然存在,人们为了追求美好而设计了合理的比值。

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数学的一切理念都应该是美好的。

2、中外数学发现的时间线很有趣

数学的很多发现不是在国外孤立存在,或者在国内孤立存在,也不是谁先发现,后发现的在等待,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都是并行发展的,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数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进步。

《数学家的发现》很好地梳理了这条时间线,从公元前一直写到了十七世纪,脉络非常清晰。

比如,牛顿和莱布尼茨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俩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也是相当巧合了。

比如,在古代的中国和巴比伦等地,都把3作为圆周率。古代的刘徽和阿基米德算的圆周率一致。

不同地域的数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做着相同的事情。当然,信息发达以后,就存在互相借鉴、后人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事实了。

3、数学家很严谨但也有有趣的一面

数学家给人的感觉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但实际上他们身上有很多逸闻趣事,发现伟大定律的过程也很有意思。

像阿基米德,从小喜欢数学,博览群书,喜欢动手实验,和王子格伦是好朋友。发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居然是因为一次洗澡。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喜欢的事情啊!

这本书涉及到20多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每一位都个性鲜明,生动立体,让孩子们大饱眼福的同时,了解数学科普知识,又获得精神力量。

读完此书,想起王人平说过的一段话太贴切了:多了解一些数学史、数学故事,对孩子学好数学非常有益处。在任何起点上要想学好数学,我们需要先理解相关问题,然后才能赋予答案的意义。理解一个问题往往取决于了解这个概念的历史。

以上是我读书后的主要感受,还有很多细节等待着你和孩子亲自去发现。

这套《数学家的发现》一共3本,按时间段进行分册,层层递进,理清数学发展史,很适合孩子阅读。

语言非常朴实,用生活化的文字解释了难懂的数学知识。文图结合,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所以,虽然是专业的数学知识,孩子也能理解,愿意去读。

如果你想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从小学起就打好基础,未来轻松应对各种选拔和考试,不妨让孩子读一读这套《数学家的发现》,点击链接即可抱回家。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