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去世, 学术之光永存 | 九派时评

文/黄帅

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中骐先生,于2024年5月28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这位科学家的身份很不寻常: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核物理学家、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学部委员钱三强签发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证书编号是“10001”,堪称新中国第一号。如今,这份学位证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他和博士学位证书都进入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史。

据了解,马中骐在理论物理研究领域成绩出色,在1991年获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三次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很多人看到了这些成就,却忽视了这背后的艰辛付出。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他读博士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马中骐在43岁的时候,才获得博士学位。更不容易的事,从他第一次读研,到拿到博士学位,用了16年。

马中骐老先生的事迹,感召着今天的科研人员,斯人已逝,而学术之光永存。每当老科学家去世的时候,网上都会出现悼念之声。但我们不能止步于简单的哀悼与怀念,而是要把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传承下去。

如今,有些博士、硕士在求学和科研过程中,遇到挫折,就感到压力巨大,甚至灰心丧气,但前辈告诉我们,拿到博士学位,本身就需要攻克巨大的难题,科研之路不可能随心所欲,也很难一帆风顺。马中骐和同代科学家面临的困难,不仅是学术科研上的,也有年龄较大、物质匮乏、生活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和退缩,而是越战越勇,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科研成就。

除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谦虚好学的品质,也是值得后辈学习的精神。此前,马中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自己这个“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的称号,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虚怀若谷,非常谦逊:“第一号就是博士论文答辩时间最早,没有别的意义。能成为第一号博士,是历史的偶然,这并不说明我比别人强,我只不过是这批人当中的第一个而已。”或许,正是因为他始终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才能坚持在科学的高峰上不断攀登,一步步突破自我与时代的局限性,最终取得令人艳羡的成绩。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马老先生身上,这一道理也得到了印证。他曾向后辈寄语:“上大学才是人生的开始,千万不要放松,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钻进去,这辈子才能生活得幸福,愉快和有意义。”

是啊,考上大学,绝不是学习的终点,仅仅是新的起点,从大学开始,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如今的年轻人,既没必要再求学之路上急功近利,也不必妄自菲薄,轻言放弃,而是要脚踏实地,坚持学习和思考,戒骄戒躁,终究功不唐捐。

再者,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奋斗方向,打好基础,扎实提高,不断精进,才能在一个学科或领域真正立得住、站得稳。而这些精神与方法,也不仅能启发今天的科研人员,所有在奋斗路上前行的人们,都能从中汲取养分,获取前行的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