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7000元不如考消防证,一个人养全家”“不用坐班,时间自由”……看着网页以及短视频APP中不时刷出来的考证广告,准备换工作的29岁公司职员李欢很动心,正在考虑报班学习。为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少大学生和职场年轻人热衷考证,甚至什么证书“含金量”高就考什么,难免浪费大量精力。(据《工人日报》3月31日报道)
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年轻人尽可能多考取一些专业技能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便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让自己的就业之路更开阔、更顺畅一些,无可厚非。毕竟面对近千万的求职大军,多一证在手,似乎就多一把“开门”的钥匙,多一分获胜的筹码。
然而,过度“痴迷”考证,整日忙碌于眼花缭乱的证件考试,把证书当作一个荣誉或“后路”,甚至什么证书“含金量”高就考什么,一味跟风盲从,则很容易导致考证市场“虚火旺盛”。
事实上,再好的证书都只是“敲门砖”,并不会“一证定终身”。一些人抱着“证多不压身”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误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将心思全部用于各种考证上,往往会造成“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静下心来在工作中沉淀和历练,而是在“考证—跳槽—再考证—再跳槽”中迷失自我。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职业资格考试过多过滥问题,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取消了多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考证热”的有效纠偏。此外,用人单位也需要摒弃“证书迷信”,应认识到,若想招到优秀的求职者,就不应过分强调文凭、职业证书、获奖证书等,而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能力。
总之,职场安全感不能靠“迷惘”考证来获得。无论对高校毕业生还是职场新人来说,没有最好的就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与其留太多后路,不如找准一条前路。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苦练“内功”,沿着既定方向坚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