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上了高中,才能看出孩子是不是“学霸”,很多家长纷纷降低预期

喜欢炫耀孩子的齐女士,自从女儿上了高中后就低调了很多。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她女儿的总分只在班级排33名,全班有47个学生,这样的名次算靠后了。

在初中和小学阶段,齐女士的女儿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中考以很高的分数考上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虽然齐女士女儿所在的高中班级都是初中阶段的“尖子生”,但她的中考成绩仍能排在班级前10。可是,仅仅一个学期,成绩就从班级前10掉落到班级第33位,这让齐女士很是诧异,直到现在她还有些缓不过神来,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我们身边有很多诸如齐女士一样的家长,他们非常喜欢炫耀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比如孩子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经常考100分,家长有意或无意把孩子的成绩跟邻居或亲朋好友分享。也有一些家长,孩子在初一或初二经常考全班前几名,他们就会到处宣扬这个消息,以显示孩子聪明和自己教育有方。其实,在上高中之前,“学霸”是看不出来的,就算孩子成绩好,家长也别轻易炫耀,不少孩子高一上学期成绩就开始下滑,很多家长因此不得不降低预期,变得佛系。

为何有一些初中生上了高中后成绩下滑呢?这里面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方面,高中知识跨度大,知识点多,比如英语,初中三年的词汇量大概是1600个,到了高中,词汇量一般要达到4000个以上。很多高中生,在高一年级,英语学科接触的词汇量就会超过3500个;再比如数学,高一学年理科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点超过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点总和。

另外,初中阶段的知识内容偏直观,老师很容易结合身边的现象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不怎么困难。但到了高中,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很多问题老师只能是启发引导,学生要自己消化吸收。这就要求学生能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如果依然按照初中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开展学习,肯定没有办法考出好成绩。

主观方面,从初中到高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善于交际,或原本遥遥领先的成绩优势不复存在而产生孤寂感或失落感,导致学习不在状态。也有一些同学,因为上了高中之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监督,他们就不再像初中时那般努力,甚至结交了社会不良青年。

如果孩子上了高中之后成绩下滑很严重,家长要搞清楚是客观原因所致,还是主观原因所致,亦或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兼而有之,然后再对症下药。

以前面提到的齐女士为例,她首先应该帮助孩子进行心理方面调整,让女儿适应重点高中激烈的竞争状态。当孩子遭遇学习困难,自信心开始丧失时,她应该引导孩子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慢慢找回自信,决不能一味地埋怨孩子不够努力、不够认真。

其次,齐女士应该鼓励女儿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孩子有了一定数量的好友,当她愿意与好友分享自己的内心,她的情绪会变得更为积极。

当然,高中生本人也要主动适应新的变化,不能完全依赖父母。上课认真听讲,没听懂的问题要及时跟授课老师沟通,把问题搞懂搞透;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于部分薄弱学科要加大试题的训练量,必要时参加一些辅导课程;经常性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自己做过的练习进行归纳,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赞美,不过父母不应拿他们当“炫耀品”给自己出风头。可是我们身边经常会有一些家长,总是把孩子挂在嘴边,吹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旁边的人则不情愿地附和着。家长的虚荣心因此得到满足,但他们会渐渐成为大家“不待见的人”,别说是邻居,就算是亲戚,也会选择避而远之。

父母经常炫耀孩子,不仅让自己招人厌,也会对孩子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有些孩子天天被父母这么捧,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厉害的孩子”,一旦遭遇失败,就会迅速跌落谷底,很难再爬得起来。所以,到处炫耀孩子是“学霸”,既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又可能让孩子的心理变得非常脆弱,百害而无一利。

话说回来,学霸终究只是少数,无论孩子就读小学、初中,还是就读高中,作为家长,都应该以平常心待之,不寄予过高期待。这样孩子的压力会小很多,家庭气氛也会温馨很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