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鲁东大学召开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工作座谈会

5月25日,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专题调研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君,国家计划专家、山东省半导体器件与光电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李正教授出席会议,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人事处、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研究生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会议听取了李正教授关于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集成电路器件与制造工艺、MEMS系统、封装与系统集成、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和集成电路专用材料等学科方向的意见建议及其团队在光电探测特殊芯片领域的科研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学位点设置、科研团队组建、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创新平台培育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科学家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全国“两会”、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攻克包括集成电路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校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专班论证制定《关于加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加快组建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这是扎实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切实做到学史力行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巩固鲁东大学传统学科优势、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有利于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培育适应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

徐东升在座谈时指出,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要求,在工作布局、组织领导、发展路径上下功夫,推动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各责任单位要加快推进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及集成电路学院的建设发展,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建设,着力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培育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要优化科研工作体制,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快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人才、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各种科技资源有效聚集起来、创新主体充分活跃起来、创新引擎全速运转起来。

徐东升强调,各责任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全面落实校党委常委会会议部署,高标准谋划、高效能保障、高质量推进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专班谋划、善作善成,举全校之力加快培育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和集成电路学院优势特色。要树牢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的联动协同,深化教产研“三个一”融合发展,全面整合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优势资源,在实验室共建、人才引育共享、科技联合攻关、实践基地共建等方面探索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拟组建的集成电路学院既要志存高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差异化创新路子,立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为攻克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贡献鲁大智慧,又要脚踏实地,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追求精致,办出特色,形成优势。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广泛调查研究,拓宽工作视野,对接发展大局,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模式把集成电路学院打造成科技创新特色鲜明、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具有典型引领和示范意义的新型学院。(党委办公室、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