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大学》时我根本读不进去,都是放下一段时间又捡起来,因此无比熟悉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下去的另一句就记不得了。
不过熟悉归熟悉,我对第一句话的理解也只停留别人的译注上,相当于知道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它是何意。现在重读《大学》,深究之后才发现原来每句话都藏有深意,非静心思考不能看懂。
比如句中的「明明德」,以前只知道它是三纲领之一,意思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这么理解也没有错,可是没有什么意义,读与不读并无多大的区别。后来生活阅历多了起来,我再读到「明明德」这三个字时,忽然豁然开朗起来,也在感慨若是早看懂这三个字,我的生活应当能过得更好。
我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了这三个字的作用,而是它可以照亮了一个人的心田,让他在生活中做出正确而客观的决定,少做一些拍脑袋的蠢事。
在网上流传很广的这句「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中的原因还是没有把学到的道理用在生活上,要么不知道如何用,要么故意不用,自然过不好这一生。而《大学》里的这句「明明德」,却指出了问题的根源。
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意思是弘扬,发扬;后两个字「明德」,是光明磊落的品德,用朱熹的话说是指人的良知,它原本可以通晓万理、应对万事的,只是受到气质禀赋的局限和人欲的扰乱和遮蔽,有时会昏昧不明……
简单来说,「明德」是一个人原本就有的品质,比如我知道做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不能去做,即道理都懂。可是在面临各种选择时,就偏离了已懂的道理,而做出不一致的选择了。因为受到了气质禀赋和人欲的影响。
我对「气质禀赋」这个因素理解不深,无法知晓它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再说下去可能变得唯心了。不过对人欲造成的影响,我还是可以细数出来,并明白了这么多年我本可以过得更好的症结所在。
从小到大,我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上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接受的教育算不上良好,也算合格,至少有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我算得上一个好人。可是为什么说是一回事,做却是另一回事呢?
如此知行不一,根源在于我被各种欲望迷住了双眼,把原本明亮的心给遮蔽了,久而久之,心就布满了灰尘,心没有了主,做不到「明明德」了。而一旦存有私心,做事时就违背了初衷,偏离了预定的计划,最后不是不了了之,就是以失败收场。
比如我早年练习书法,倘若坚持练习到现在,功力一定大增。可是在写字过程中,我心里总是不安分地去想练成之后有什么好处,比如卖书画赚钱,办书法展出名,进入书法协会脸上有光等,真正用心去练字的时间越来越少,自然没有多少进步。
当我发现即使成为一个出色的书法家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才可能有一点小成就时,就把它和当时做其他更赚钱的事情对比起来,于是放弃了,近一年的坚持功亏一篑。后来那件事情不仅没做好,反而赔钱了,于是就不停地去想如何赚钱,慢慢地就忘记了练习书法这回事。
实际上我很早就发现自己在书法上有一些天分,在看到一个字时我总是本能地去构造它的写法,把它写成什么样子跟其他字放在一起更美观,而且在没有练字之前我的字也写得还行,加上我很喜欢写字,按理说我可以把它变成一门傍身的艺术或者技能。
可惜的是,我只看到它给我带来了多少物质上的回报,甚至把它与其他小生意放在一起对比,看哪个赚的钱的多,尤其在当时生活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人欲的影响,而做出了偏离初心的决定,至今悔之晚矣。
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明明知道安心坐一两年冷板凳就如自己所愿,或者忍受一段时间的煎熬,就能赚到大钱,却总是沉不住气。这一切都是人欲在作祟,我总是在做决定时夹杂太多的欲望,一旦短期内收获不如预期,就想走捷径,已快速满足一己私欲,做不到延迟满足。
因此,我再一次读到《大学》里的「明明德」,就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为什么明明懂了很多道理,甚至比别人都知道如何去做才能得到更多,却一次次地中途放弃,原来是不能「明德」,任何事都带着私欲去做,自然就越走越偏。
如果我早一点看懂「明明德」三个字,平时懂得摒弃多余的杂念,让自己的心变得更纯粹一些,把一件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到最好,我应当可以过得更好。这种好,不只是更优越的物质生活,还是一种精神上的极大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