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她申请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 最后成为美国院士, 为我国贡献巨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中提到的这个观点就是在告诉我们的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以及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更是我国不可代替的科技战略力量。就好比清华北大两所大学对于无数高三学子的吸引力一般,中科院就是我国科学家的向往之所。因此高标准严要求的入门条件才能为我们为中科院组建出一支精英队伍。虽然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科技人才也在不断的被发掘出来,但是能够达到中国科学院的要求还是少有人在的。据统计现被授予中科院院士的人员中有超过半数的人是外籍院士,这也体现了中科院对中国科技人才的渴望。其实要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是有明确的限制规定的要求的,现在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入选中科院院士的条件:

首当其冲的硬性标准就是入选中科院院士需在某科学技术领域做出过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外籍人员入选中科院院士还需要政治认识明确,热爱祖国,具有正派优良的学风建设,同样,中科院院士还可以是被院士推荐的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但并不是一封介绍信就可以拥有入选院士的资格,院士增选不受本人申请,只限于院士推荐和需要部门按照组织系统流程推荐。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爱珍就是例子,她曾经四次申请院士资格落选。无奈之下,李爱珍奔赴美国,最后成为了美国院士。李爱珍大学期间就读于我国的优秀学府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毕业之后,李爱珍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投身于半导体材料的事业,以此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但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很多方面还是略显落后的,知识文化体系我们可以去钻研去探索,但在专业领域的技术实施上还是非常吃亏的,尤其是专业技术设备的短缺,让很多科技研究项目无法继续下去,束外延设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束外延设备是科研设备中很重要的设备,但由于国内稀缺,再加上西方势力为了打压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拒绝向我国提供设备资源支持,很多项目只好暂时停在当前进度,这也是一段时间内科技努力迈过的一道坎。束外延设备对李爱珍着力研究的半导体项目是很重要的,为了自己的项目继续进行下去,李爱珍带领整个团队不眠不休的研制设备,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难题被攻克,我们也有了自己研发的束外延设备。该设备的研发不仅仅是我国科技上的进步,同时也逃脱了西方势力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打压。毫不夸张的说在半导体材料开发研究这方面,束外延设备的研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代表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在时间面前让人眼前一亮。束外延设备的开发研制结束后,李爱珍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开展科技之路。每一次获奖都是对李爱珍科技实力的肯定,那些大大小小的成就都不是李爱珍的终点,只是她一路的代表作。李爱珍另外一突出成就便是成功研发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

要知道,这种在当时那个时代,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在全世界都属于稀缺设备,只有几个发达国家拥有,这一次,李爱珍又用自己的实力换来了国家的世界影响力。这时李爱珍的成就就是做好的履历表,但当她向中科院提交了院士增选申请后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这太令人感到意外了,中科院本就应该是汇集科技人才的地方,哪有将人才拒之门外的道理。 李爱珍也是没有放弃,又连续向中科院提交了三次申请,结果统统没能入选。四次落选中科院,这也是李爱珍心里巨大的遗憾。被拒绝了四次的李爱珍还是想要证明自己的科技实力,万般无奈之下,李爱珍选择来到了美国继续申请院士资格。美国国家科学院在收到李爱珍一次申请后便顺利通过了增选流程。,于是李爱珍心心念念的院士梦在她不放弃的情况下实现了,只是她成为了一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其实这种经历并不是只有李爱珍一个人。以袁隆平和屠呦呦为例,这两位科学家都对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杂家水稻之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袁隆平解决的是中国人吃饭的问题普通水稻的增产增收让多少人吃饱了饭。

屠呦呦,中医药界的骄傲,青蒿素的发现让她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那些年曾被疟疾折磨不休的病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解脱。这些科学家的成就不仅仅影响到中国,更惠及全世界。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科学上,这些科学家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求学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他们的研究成果是被认可的,他们的资历身份也是应该被认可的,他们都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伟大科学家。也许就是因为院士增选的限制条件太过苛刻,其将许多本应该有资格入选的科学家拒之门外。这不仅仅是人才流失的问题,更让辛苦一生为祖国奉献的科学家伤了心。还记得建国初期,许多远赴留洋的学者纷纷赶回祖国建设祖国,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再看如今大规模的人才流失海外,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教育水平还是和国外有一定差距,很多人选择去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许就是国内的科技人才认可度实在是太低了,我们无法评价不以成就论资历的做法是不是正确的,但逼得科技人才远走他乡去获得学术认可的却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人才是未来发展最有利的竞争力,错过哪一个都是国家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号召人才回流,一方面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学术认可,这才是对祖国建设最大收益的结构规划。文/烟寒若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