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心的力量读后感摘抄

《心的力量》是一本由刘嘉森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的力量》读后感(一):打算走高考路的家庭必看,非备考人士也推荐一读~

我居然是全网前15名读完的,可把自己给能耐坏了!

关注嘉森有半年了,以前提起状元、学神,完全是“看神仙打架”。这回本来是给朋友屯的,自己先拆开看了。正如书名,绝不是局限在备考方法、高分策略,而是字里行间充溢着阅读的力量、思维的格局、健全的人格以及与内心一次次的和解。Thisbookinspiresyoutoknowthyself.

《心的力量》读后感(二):我的高考之路及对衡水现象的思考

高中时我就读于本市一中,可以说这种应试训练模式已经给我留下了一些阴影,偶尔的时候我还是会做一个梦,梦里,明天考试,我还没复习好。

跟曲同学一起去跑步、和郭同学一起在回家路上聊天,中午飞奔下楼然后骑车回家,带个耳机在路上听节目或者是听歌,这大概就是我对我高考前高中生活图景的回忆。

高中毕业之后,趁着暑假,和朋友去了云南玩。从丽江市区坐一上午的车,经过虎跳峡便是玉龙雪山,一路上信号很差,我耳机里放的是提前下好的罗永浩的讲课录音。爬玉龙雪山前,导游告诉我们4000多米的海拔,很可能缺氧,我们三个人买了很多瓶氧气,一瓶大概80,现在感觉被忽悠了,当时只觉得我刚考上大学,可不能缺氧挂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1978年至199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最紧密的时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是当时社会流行的口号。大学生毕业后都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接受高等教育使无数底层青年改变了命运。但是现在却出现了很多令人困惑的情况。

首先,接受了高等教育,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一些家庭境况不好的孩子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考上大学却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不少人却拿着低薪,生活困窘,学者廉思曾用“蚁族”来形容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其次,接受同样的高等教育,命运也不同。同一所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境遇可能完全不一样,甚至有些学历层次低的比学历层次高的找到的工作更好。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大学生就业,曾经的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变成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有人甚至称中国已进入“拼爹”时代。

第三,欠缺高等教育,同样可以获得高的社会地位(郑爽是其中典型代表)。许多商业界、演艺界、体育界的名人并没有受过高层次的教育,但有着可观的金钱和较高的地位。

大一的时候,因为团委需要统计信息的缘故,所以对我班的信息比较了解,我们班一共50个人,农村籍学生只有5个左右。我从小坚持的那种“知识改变命运,逆境辈出英杰”的观念收到了第一次冲击。某次大课,沈老师课堂随机提问,问题包括:父母的职业,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哪里。大概提问了十几个人,基本上一个管院会计系学生的形象是这样的,出身或者是定居在城市,父母是公务员,老师或者是医生,有过外国旅游经验。

而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超级中学模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窄门,对基层民众的门正在不断的收窄。但不论如何,我总是信奉这样一种观点:在工业社会中,个体在教育体系中的成功或失败将成为影响其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教育使得社会流动更自由,而这一趋势又成为工业社会稳定成长的关键。

教育能否促进社会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我们可以看到,这首先取决于大的社会结构,当一个社会是开放的、公正的,人们的地位获得主要依靠其知识与能力,而不是其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教育所起的作用就会较大;反之,当一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封闭固化,人们的地位获得主要依靠先赋因素,依靠对上代优势的“继承”,教育所起的作用就很小。其次,取决于教育本身是否公平合理,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是否公平地向每个阶层的人开放,教育中是否不带有任何阶级偏向。因为只有公平合理的教育才能促进合理的社会流动。

最后,祝大家查分顺利。

《心的力量》读后感(三):人生的学问——学无止境

前两日孩子中考,这是她长到15岁独立面对人生的第一个考场,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比孩子还要紧张。

我十分紧张,一来是因为今年高中录取率只有50%,与往年有缩减,二来孩子成绩平平。丫头上考场,我在家心慌,拿一本书坐下,但凡我心神不宁时总会看书打发时间。

看的是《心的力量》——衡水中学状元刘嘉森写的。

状元郎在书里介绍了自己很多的学习心得,比如从小爱阅读的读书习惯,比如在假期也保持和在学校同样的作息时间,还有关于错题集的整理……干货很多很多,对求学的孩子来说应该有许多借鉴之处。

我有点懊恼自己与这本书相见恨晚。

但看这本书让我触动最多的并不是这些学习经验,而是这名高考状元对于自己人生的选择,在清华和北大,全国最顶尖的两所高等学府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并且清华的招生老师言之凿凿地告诉他:如果选择清华金融系,出来就是投行精英,钱途前途无可限量。

但是刘嘉森放弃了这个机会,他选择了北大的中文系,在我们常人眼里很难理解这种选择。毕竟现在的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重的是金钱价值,常话说得好:谁有钱谁说话!而且这份选择在刘嘉森进入社会初期也让他初次尝到了社会这门学科的苦:

如果当初刘选择清华金融系,毕业后当不会如此狼狈吧?他有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呢?

并没有,因为阅读让刘嘉森得到了内心的和解,他最喜欢读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喜欢加缪看穿一切但依然选择反抗的人生态度。刘嘉森放下了自己高考状元这个身份带给自己的内心负重,重新审视生活,得出了人生的方向是:世界能因自己而发生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很好;倘若没有,来过,并且深深地凝视过这世界,也很好。

高考状元的这番心理剖析,于我心有戚戚焉。

孩子中考考完的那天晚上,打开了很久没看的电视,我以为她要看综艺,没想到她看《觉醒年代》,并告诉我:这部片子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有很多素材可以参照。那一刻我内心五味杂陈,我想起了《心的力量》这本书,应该给孩子读读呢……

我想对我自己的孩子说:虽然中考、高考的确很重要,但两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你自己一生的命运。考试前我们慎重对待,只要尽力而为就无悔!即使失败了在其他地方我们一样可以有新的作为!

人的一生是广阔的,我那初中就毕业,上学时呐呐于言,而今做了家具店老板和我侃侃而谈的老同桌,日子过得并不比我这个多读几年书的人逊三分。

她告诉我:都是生活磨出来的。

《心的力量》读后感(四):写给所有带着梦想奔跑的少年们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位信徒曾听说在恒河的南岸,有位天底下最有智慧的长者有一场分享。不过,他要绕很远的路,才能抵达。

于是,他先到了恒河后,却发现真的要绕路。

当他走到对岸时法,演讲可能已经结束了。怎么办呢?

他问旁边的船夫:“请问这个河深不深,可不可以过去?”

船夫说:“很浅而已,差不多到膝盖。”

信徒听了后,开心极了。结果,他要真的渡河而过。然而,恒河南岸的人,听到后却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河水有好几丈深。

他们就问释迦牟尼:“这是不是菩萨的示现?要不然他怎么可以从河面上走过来?”

释迦牟尼说:“不是,他不是菩萨的化身,他跟你们一样,只不过他对我所说的办法有绝对的信心,所以可以从河面上走过来。”

看完这个故事,我内心很震撼,突然想到最近刚看到一本书《心的力量》——刘嘉霖的高考之路。

这本书内容很简单,以奋进为主线,和解为暗线。作者亲身自己从小学到北大的求学之路。

目的是告诉所有读者朋友们,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抽点时间,全面省察一次自己的人生。问问自己,我为了什么而奋进?

也许,我们在不同年龄阶段,会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但这是人生中一大课题,也是必修课。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而努力时,你可以先观察别人怎么做。

我想,这才是本书作者的写书目的吧!所以,刘嘉霖说:“无法因为结果的成功就倒推出自己全部的选择都是正确的,我的迷茫、焦虑、痛苦才更值得被记录下来。如果过好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读到本书的人去思考和决定,我提供的应该是一份诚实的自我剖析。”

01

你想要什么?

你想要什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不同的生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认知和选择。人终其一生,都很难做出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的。

如果你问我:假设人生可以重来,你还是会选择高三复读吗?还会以本科的成绩,读大专吗?会选择放弃做台湾交换生的机会吗?

毕业后,愿意辞去台企,与专业吻合的工作,去到香企吗?

我也不知道。我后悔过,遗憾过,但我总觉得当下就是做好的选择。或者说,我很早就知道自己心中又一个创业梦。

所以,别人无法理解我们做出的任何一种看似不可思议的选择。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就如《心的力量》中,作者也是讲过类似的一段经历。因阴差阳错,他居然收到化学奥赛的通知书。可是,他并喜欢化学啊!父母都是劝说到:“学了吧,奥赛肯定比普通高考厉害呀,多一条路就多一个机会。”

录取张华老师又鼓励说:“嘉森同学,你的化学成绩尽管不出彩,但是你的物理和历史成绩进步神速,这说明你的逻辑思维很强大,小时候应该阅读和思考都很多吧?化学奥赛尽管需要做若干实验以及记忆许多知识,但是逻辑才是决胜的关键。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来自课内知识的自然延伸,难度也算不得很高,如果愿意付出努力,那么世界级奖牌乃至全球前几名都可以被我们纳入囊中。”

尽管如此,他依旧很明确自己不喜欢化学。毕业后,他也不想从事化学领域的科研工作。所以,他果断选择放弃了。在这个过程,刘嘉霖内的痛苦过,挣扎过,但最终还是选择走自己想走的路。

这让我想到《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中的一个重要思维:以终为始。

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毕竟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发现自己牺牲了许多更宝贵的东西。上至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下至平头百姓、凡夫俗子,无一不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势力或更高的声望,可是却常常被名利蒙蔽了良知,为成功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明确真正的目标很重要,然后才好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践行使命。”

所以,你想要什么。这是人生一个最重要的课题。无论你处于人生中那个阶段,都要停下来,自我审视。以免成功之后,你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你却发现牺牲了更宝贵的东西。

02

人生第一站:考试。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哪些因素会影响甚至决定你我他之间的差距?

对于国人来说,我觉得有这5大关键要素,分别是出生、考试、结婚、选业,还有你自己本人。

有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在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他/她拥有别人用一辈子去追求,都无法拥有的地位、财富等等。

有人通过考试逆袭。网上一个热议的话题:“寒门出贵子。“

还有人通过结婚,选一个好的对象,跨越新圈层。

也有人通过选业,创业,过上另外一种生活。

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有的人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凡。有的人也不服输,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成为屌丝逆袭一员。

但有一个事实是:考试也是决定人生命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本人就是考试,走出圈子的人。他说:“如今,我被人们认知的主要身份是高考状元,是一个整天都在刷题的人。而我想强调的是,尽管刷题的确占用了我过往生命里的大部分时间,但阅读才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事,

也是到目前为止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事。从功利的角度来谈,阅读为我提供了智力背景,使我在各个学科都有颖悟,上手快、钻研深、后劲足;从娱乐的角度来谈,阅读帮我打发了许多本

来用在游戏、唱K、追剧里的时间,让我很少觉得无聊;从生命本身的角度来谈,阅读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基础,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接受父母的培养、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他就永远是周围环境的造物,但懂得阅读的人能够自己选择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超越环境的限制。所以麦家老师说得对:”阅读就是回家”。

03.

人生第二站:出圈。

人生的下一步怎么走?毕业后,高考状元的刘嘉霖该何去何从呢?

他说:“我不想在这里给自己描绘个精彩的蓝图出来。虽然作为二十五岁的青年,我足够自立也足够有前途了,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意义与方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为读书而直接得到答案,因为人生的感知是具体的,每个人都得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做出独特的选择。“

好在衡中的读书生涯让作者格外适应高校竞争和社会竞争。

如今,他几乎顺理成章地抓住了身边出现的机会,出版了畅销的书籍,做起了百万粉丝的账号,成了公司独当一面的管理者。

看到这里,我内心十分震撼的。

我跟作者本人的年龄相似,但我考试不好,学历不高。虽然说我现在也不错,但我觉得作者更有所为。

看完这本之后,我又有三点新觉悟。

想做的事,要趁早。

有梦就去追。

事情往往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难的是突破内心,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

我想这也是作者写作初衷吧。

再此,我想真诚向作者说一声:“谢谢”。感谢作者的真诚分享,让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备考、考试的场景,让我明白人生无非如此。有遗憾的,有高光时间,有被迫无奈的时刻,也有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就如书中所写的:“我渐渐明白每个人都得承担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这是我们身上“机械性”的一面,但是每个人也都该给自己留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我们身上“神性”的一面。在过度竞争的时代里解脱的方法,或许就在于用自己的机械性的一面来供养自己神性的一面。”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

1.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2.回到我们身上,你觉得自己在最想做什么?可能遇见的挑战又是什么?你又该如何做呢?

这是我们每天的日修课。

3.真正的强大是习惯的强大,真正的成功是无懈可击的成功。

好好努力!你想要的终将会拥有。

我们终将都会活成自己的喜欢的模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