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商科博士上岸! 三十而已, 向心而生

距离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没有上岸前,我想象自己如果被录取,我一定激动地热泪盈眶,可是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我没有,我很平静,也许是已经不再青春年少,生活中太多事情等着我去处理,我没有激动忘形的时间,反而有些不适,我已经习惯接受被一次次拒掉,然后难过一小阵,继续看书,继续找学校申请,上岸了,连续好几天我都有点不适应。

网上的博士上岸经验贴很多很多,我也喜欢去看一看别人奋斗的成功史,可是商科的比较少,这个学科其实硕士毕业就足够了,除非真的喜欢做科研,想进高校的才会去读博吧,简单写写,希望真的能够帮助到一些人。

01、基本情况和考博动机

我,30+,宝妈一枚,在高校工作5年,至于成果,真的不怎么样,硕士期间发过北核,工作后基本都是普刊,课题有几项,工作论文一篇,跟优秀的同学没法比。越发觉得自己很喜欢学校的工作氛围,也坚定了必须要考一个博士的想法,在高校发展,学历还是必须的。

读研期间,我硕导就鼓励我读博士,说女孩子去读个博士收益还是很大的,当时可能年纪小,对自己没啥规划,想读但是没有很坚定。后来,随着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尤其是过了人生三十大关,我越发觉得如果再不全力以赴考一次博士,我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在中国,时间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02、备考过程

其实,我现在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毕竟一年就上岸了,但是过程是曲折的。我大概是20年五六月份坚定了读博的想法,但是当时没有想申国内的博士,我一开始是冲着新加坡和美国去的,现在想想,自己真是经验不足。一直在各种论坛看经验贴,七八月份算是正式开始了解学校开始准备,才发现申海外博士程序如此复杂,我一边工作,一边准备雅思,一边写文书,一边对教授进行筛选和陶瓷。新加坡和美国的学校如果想要申请奖学金,一般需要在第一轮申请,结束的比较早,我语言成绩和GMAT都没有考出来,大部分学校雅思小分要7,而且GMAT成绩基本要720+,我才意识到自己想申请海外全奖博士真的太难了,教授也套了几个,一般回复都是老师的决定权不大,需要经过学术委员会筛选。到了11月底,我才意识到,如果我不转战国内,那么我21年想读博基本无望了。

11月底,国内很多学校申请都要截止了,我当时傻乎乎以为我能赶在学校申请日期截止前递交材料就行,于是赶紧联系硕导写推荐信,交材料。我的硕导说,你这太晚了,博导基本都被联系得差不多了,你争取22年吧,不过21年你试试,看看能不能捡个漏。

我发出去的邮件大多数都得到了回复,当然大部分都是拒绝我的,说今年没有名额了,但是也得到了4所学校老师肯定的回复,可以报考。

既然得到了肯定,我就开始梳理这4所学校初试要看的参考书和申请的个人资料。因为我工作是不坐班的,所以坚持了边工作边备考。首先,我对这几所学校的初始参考书进行了整合,虽然每个学校参考书不同,但是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和英语,当然还有自己的专业课。

大概是12月底,我正式投入国内博士的复习中。因为恰逢寒假,家里又有小孩子,我每天像上班一样8点多去图书馆看书,晚上六七点回家吃晚饭,陪孩子玩一会,等到晚上十点以后孩子睡着了,再看一会书,12点左右睡觉。这时候我其实开始庆幸我前几个月备考雅思了,至少在考博英语上我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寒假的时间把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复习了一轮,用的资料都是考研资料,至少做到了复习到书中的每个知识点。

3月份开学,我又开始上班,看书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我主要开始投入专业课的复习中,一边上班一边复习,一边准备个人申请材料,这时候就必须要提到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了,商科类大部分学校都改成了审核制,我选定的4所院校里面有3所都是审核制,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我前前后后大概修改了七八稿,准备申请材料确实要花费时间,我比较偏向于把自己的材料装订成册,标上页码附上目录,便于老师翻看。

四月份,我把申请材料递交上去,等待结果。很不幸,3所审核制的学校我都没有通过审核,这个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毕业工作5年了,自己对考博的认知仍然停留在5年前,自认为自己还有有些科研素养的,毕业答辩时有个外校的答辩老师主动邀请我去读他的博士,只是当时我没有想法。陆续收到这3所学校的审核结果,我的自信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击,这意味着我连去考试和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其中有一所学校的博导在审核结果出来几天后,特地给我发来一封邮件,解释了我没有过审核的原因,今年跟我一起的申请者基本都是有C刊的,我的成果质量不行,希望明年能够先把成果质量搞上去再申请。

其实至此,我对今年读博已经不太抱希望了,只剩下一所学校是考试制,还没开考,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先去考考,然后着手准备论文明年再申请。这所学校4月底初试,英语感觉不是太难,至少比雅思的文章容易一些,题量也少很多,专业课考的比较活,书本上很难有现成的答案,还是要看自己的平时的积累。过了一两周成绩出来了,我以比复试线高了不到10分的样子进入复试。

其实当时没有太多关注这所学校,可能已经习惯性收到拒信了,我查到自己分数后,得知自己进了复试,我当时第一时间的想法是应该是学校复试线划得比较低,复试一定竞争很激烈。我把结果告诉了考博圈的老师,老师鼓励我说,这所学校初试很难的,能进复试就希望很大了,接下来要好好准备复试。我半信半疑,权当老师安慰我吧,既然有机会就全力以赴。我想这是我最大的优点了,我觉得自己抗挫能力很强,虽然失败会难过一阵子,但是我会很快收拾心情继续奋战。成绩出来第二天,我把准备好的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发给了博导,说了一下自己的分数,表达了一下自己读博的愿望。很快,第二天早晨,我就收到了老师的回复,对我进行了祝贺,让我好好准备复试,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在复试之前,官网上公布了进入复试同学的名单。跟我报考同一导师的进入了三位同学,分数相差不大,我突然间时而自己又有了信心,至少这回有33%的概率了,时而没有信心,三选一啊,老师应该是只有一个名额的,总之,心情很复杂,也许只有经历过的同学才能理解吧。

复试前两天,我坐高铁从家乡出发,住进了学校附近的宾馆。书基本是看不进去了,所以复试的内容最好在初试之前那段集中复习的时间一起复习,否则等到初试公示名单出来根本来不及看书。复试前一天晚上,基本没睡着,五点多就起来进行准备,临去考场前又把自我陈述和研究计划自己过了一遍,复试时大概有七八个教授坐在对面,刚开口说话时,声音紧张的发颤,好在后来越说越自信,反而不紧张了。其实复试出来,我自己的感觉是发挥正常,把自己想表现给博导看的一面都展示出来了,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03、总结几点经验

1.个人感觉现在的商科考博形式对于非应届生来说越来越不友好了,审核制必须要有成果,没有好的成果很难进入面试环节,审核制下更有利于应届生,当然这只是从我个人经验出发,非应届生的话如果想读博,一定要尽早下决心走普通招考,虽然普通招考进入初试,剩下的基本也是导师决定,但是毕竟初试你报了名就有机会去考,就会筛掉一批人,而且有成果的大部分会走审核制,个人感觉普通招考更有利于非应届生一些,审核制下如果成果质量不高,真是欲哭无泪,你连去考试的机会都没有,在现在的趋势下,如果想读博,不能再纠结犹豫,尽早抓住普通招考的机会,我今年就遇到几个学校去年还有普通招考的名额,今年就全部改审核制了。当你犹豫纠结,感觉考博障碍很多的时候,或许你只是没有把读博士看的很重要罢了。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有考博的想法,当时觉得孩子小,又或是工作忙,总之一堆给自己看似合理又无法克服的理由,就一拖再拖,眼看自己闯入三十大关,之前的研究生同学也都博士毕业了,才发现生活中的困难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只不过是你没有把考博当成人生的首选项,当你意志坚定把读博士排在第一顺位,其余的困难都是慢慢可以想办法克服的。

2.联系博导比你闷头复习更重要。考博与考研不同,更与高考不同,回头再看,高考是最省心的,只需要按照各科老师的指示,闷头复习就行。考研不一样,全靠自我规划,我本科毕业工作一年后才考的研究生,而且是跨专业考研,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一个人在学校附近和别人合租,每天在图书馆开门之前就去排队占座,自己给自己规划各科复习,自己去论坛扒各种经验贴,看看别人复习到什么程度可以考得上,后来考出来成绩是390分,考研一年让我对考试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就是考伤了,再也不想参加这种考试了。但是对比考博,反而觉得考研更轻松一些,也可能因为我是在职考,还要兼顾工作,考博不是一味地看书,需要前期自己去跟博导联系,我自己的套路是先自己联系,当遇到让我去报考的博导的时候,再去跟以前的硕导联系一下,了解下情况。前期需要自己写套磁信,对于一个陌生的博导来说,能够让他通过一封短短的邮件就愿意收你为徒,真的太难了,所以套磁信要提前写好,反复修改语句,既要尽量把自己的长处体现出来,又不能太啰嗦,争取到名额后,还要想方设法与博导尽量保持联系,尽可能让博导多多了解你。

3.考博的过程除了考虑本身的实力,运气成分也是有的。只要有资格去面试,剩下的基本取决于导师对你的看法,有时候你跟博导之间的契合度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有时候没考上,也许真的不是能力问题,不到最后一刻,不要轻言放弃,世界这么大,真的想读,总会有一个适合你读书的地方,有一个愿意接受你的博导。

4.对于非应届生来说,不用过多地纠结年龄问题。三十岁之前,我也会纠结,会焦虑,会犹豫,反而过了三十,一切都看开了,你也不会因为不读博就不会老去,读不读总有一天要面临35岁这个年龄红线,国内太多的门槛限制在35岁,其实我读完出来刚好过了35岁,我之前也很在意这个问题,但是我想,我不跟别人比就好了,有果必有因,自己也年轻过,谁叫自己年轻时没有给自己好好规划人生的意识,没有别人努力,活到了三十,才算刚刚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只需要跟自己当下去比较,我认为我读完这个博士一定要比现在再继续工作4年收益大,只要将来的我比现在我更好就行,也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奋斗的榜样,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始终认为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和进取精神非常重要。

5.对于非应届生来说,考博的时间规划非常重要。因为本身还要兼顾工作,精力有限,对当下的考博流程也不是很了解,这时候有个老师或者有经验的朋友来指导你确实可以事半功倍,减少了自己去搜集信息的时间,以及在什么时间去跟博导联系,如何联系,个人申请材料如何准备等等,这些都是考博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也多亏老师的一直提醒和督促,我才能够克服自己拖延症的毛病,早早地就进行完专业课的复习,除此之外,也会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考博不易,过程艰难,尤其是大龄考生,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周围都是工作的同事,只有自己默默私下备考,经常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这时候听听老师或者过来人的意见,或许能够让自己更加坚定初心,一路跌跌撞撞走向成功,这也是考博圈的老师对我帮助最大的地方,如果是大龄的在职备考的考生,其实最需要的不仅是一份详细完整的自我规划,也需要一位老师随时提点和监督,尤其是像我这种本身就有点拖延症的,在边工作边备考的时候,能够及时把握住申请博士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节点。

三十岁,重返校园,希望自己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向心而生,也希望所有考博的同学最终都能如愿以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