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现在对教育机构的简直非常大了,基本上很多机构都面临着倒闭或者停业整改,对于学生们来说减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最重要的是,没有培训机构在那里散播焦虑,对教育的秩序也能慢慢的好转,教育的公平也能再度回来,只是,很多机构不想麻烦的转型,想要钻空子继续开办,这点小聪明其实很快就会被发展,再不早点转型,可能就会错失时机。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护苗助老”行动
可以看到,这个“护苗助老”的活动其实和教育不太扯上关系,但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因为其中的护苗,就是为了保护孩子们而下发的监管政策,今年以来,市场监管局就已经在全国开展了违法广告虚假广告的整治行动,除了有给老人普及防骗知识,最重要的还是教育培训广告类的清理整治。
想必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有上补习班被骗或者差点被骗的经历,因为在双减政策还没有下发之前,很多教育类的广告都贴满大街小巷,借着现在普遍父母的教育焦虑,开始给父母和学生忽悠,说报班就能短时间提升成绩,一些小作坊的教育机构,老师都没有证书,甚至都没有营业许可证,只是因为收费便宜,就很容易让一些焦虑孩子学习的父母上当。
即使在双减政策之后,还是有很多教育机构悄悄的开展,发广告也是非常隐秘的普通传单,但是会提醒拿传单的人,角落有联系的电话,甚至要从一堆花花绿绿的图片中,才能找到机构的报名二维码。主要也是在躲这个双减政策,有些机构老师,还变着地点的给学生上课,每次都是十分偏僻,可能没有安全的消防措施,也是为孩子们的安全感到担忧。
可以看到这次监管局的整治行动十分明确,分为三个大类型,严谨的行动可以让群众们更好的监督,这样也不会乱,部署全面能够一下子打击到这些虚假广告,不会让他们卷土重来。
严厉打击利用科研、学术机构等名义的培训广告
很多培训机构的广告都想要一个响亮的名头去吸引学生,除了k12教育以外,还有一些成人教育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利用比较好的科研机构名称打广告,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的效果,这就属于夸张宣传,而且也会对被用名称的单位造成误解和负面影响。
严厉打击误导青少年假扮名师的广告
想必之前看到很多培训机构的广告上都会印着里面的老师,或者是一些没那么出名,但是大家都知道的人,其实也有人看到这一类的广告会不小心上当。因为把宣传的单子做得太权威了,一些没什么经验,不懂得培训教育套路的学生或者家长就会感兴趣,觉得这里面的老师肯定很靠谱,但他们却不知道,所谓的老师有可能是假的,去到培训机构的时候,可能这个老师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甚至得到的成就也有可能是瞎编的。这样就是虚假宣传。
后面孩子去上课的时候发现自己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钱已经交了不得不听下去的时候,是真的又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因为真正的好机构,是不用把自己介绍的这么花里胡哨,也不缺少宣传,一些家长的孩子在这里学得好,自然就是一传十十传百,还是要留个心眼。
从严查处含有不良内容的教育培训广告
有些广告是打着教育的幌子,其实在宣传不好的内容,这是完全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虽然这个广告的性质比较明显,家长们能够分辨,但是可能会吸引这一些未成年,这是三类里面,最需要被打压的,前两类可能还会和教育有点关系,但是最后一类,如果传播不良内容,可能会导致学生们更加无心学习,毕竟很多学生的心智是没有完全成熟的,十分容易受到诱惑。
整治行动里面关于教育的就是这三类了,这些都是对教育产生了不好影响的东西,应该早点严格打击,他们的产生其实和现在内卷的环境是相关联的,如果没有双减政策的制约,那么随着内卷产生的教育焦虑就会越来越深刻,那么这些不良的教育培训广告也会让更多人上当。
教育机构再不转型就没机会了
可以看到现在的的教育因为有双减政策慢慢的得到整治,但是双减政策的推行也没有把教育机构的发展阻碍,有给他们留下后路,转型素质教育或者是非学科类型的教育,但是很多教育机构显然不太珍惜这样的机会。
之后的双减政策只会落实得更加严格,没有转型的机构直接停业整顿,毕竟这次让学生们减负,减缓教育内卷的决定是认真的,如果教育机构还打算钻空子,那么未来面对的只有更加严格的政策。
希望机构们能够好好约束自己,不要去弄夸张宣传和虚假宣传,这样破坏教育的平衡其实最后也是自身遭殃,加上现在除了政策管制,还有很多群众也加入监督的行列,基本上不会再让机构有钻空子的机会了。
结语:学科类教育机构的转型是必然的,毕竟学科类的机构给大家散播的焦虑真的太多了,现阶段资本介入让教育结构的初衷变了味,适当的约束是很有必要的。
今日话题:学科类教育机构还有办法重新站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