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已经陆续有软科、校友会、武书连、金苹果等多家机构发布国内大学排名。国际上,以QS、泰晤士、ARWU(软科世界排名)、US NEWS等为代表的世界大学排名每年都在更新。但是,事实上,这些不同体系的排名往往差异颇大,令人无所适从,更难以凭借这些大学排名去直接衡量大学的好坏。
究其根源,大学排名的差异,除了存在市场化运作外,往往还与不同大学排名体系的参考指标有关。以QS和校友会为例,前者更为看重国际化程度,而校友会则对中文期刊的论文发表、高考学生录取等情况有所关照。这就导致了在这两个排名中,许多大学的排名出现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各排名体系本身有自己的侧重点,如风行于国际的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看重理工科论文的发表(多数为外刊,人文社科类中文期刊基本不被统计),QS排名则倾向于英式高校。
那么,如何去探究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呢?本文就以难以排出具体座次,且在国际上常被忽略的国内文科大学(本文所指文科,即广义上的文科,包括人文社科类所有专业)和文科专业为例,提出一套适用于文科大学和专业的排名体系。
人大
首先,评判文科类学校的办学实力应立足于对其整体的文科专业的评估之上。而文科类大学究竟实力如何则要根据文科专业规模和质量综合考虑。比如,以国内人文社科类龙头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评估其文科办学实力,应考虑到其70余文科类专业的庞大规模,还应对每一具体专业做分析。
复旦
确立了上述基本原则后,便有以下两大类指标可以对文科专业进行衡量:
一、基本硬实力(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稳定)
(一)学位颁发资格:主要看是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数量、硕士学位授予权及授予学科数量,还应考虑是否有博士后流动站
(二)机构建设:主要看是否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相当于理工科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省、直辖市等所属的研究机构
(三)学生培养:主要看每年毕业的博士生人数(博士生数量多,占比高是人文社科专业实力的一大明证),兼及考虑硕士生毕业人数、本科生毕业人生,以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一般而言,本科生占比越低,办学水平越高)
(四)专业建设: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否完备,学科内部各研究方向是否齐全,专业设置(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所读专业是否划分明晰且齐全);
(五)学科评估:学科评估作为教育部综合鉴定各专业水平后的结果,在一个周期内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对人文社科而言,不同周期的变化并不显著
(六)师资:需要考虑教师规模,以及教授(含博导)、副教授、讲师(助理教授)间的比重。还需考虑师资质量,主要参考长江学者数量,以及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并且将顶尖师资的占比也考虑在内
著名史家,人大教授戴逸
二、科研成果
(一)科研项目:重点考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立项数(有先后之分)。附加考虑教育部社科基金立项数(因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重叠,最顶尖的往往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故而参考价值有限)。
(二)重大成果:重点关注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兼及考虑省部级以上的正规学术奖励和国际学界的奖励。
(三)科研论文:考虑各专业顶尖期刊的发文情况(如《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外法学》、《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世界经济》),考虑除顶尖期刊外,收录在CSSCI的核心期刊的发文情况。结合师资规模,兼及人均发文情况。
(四)教学实力:主要考虑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家精品课程数量等体现教学实力的因素。
人文社科类顶级期刊
以上分析与拟定的指标,是结合国内人文社科发展的具体情况而作,体系虽稍显复杂,但只要设定好各指标的权重,便对判断文科大学和文科专业的实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