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十年内会年入百万, 网友: 这是没被社会毒打过

梦想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它能够成为我们积极行动的动力,推动着我们向前奋进。

但是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最不应该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罔顾事实条件,为自己制定一些大而空的目标。

一旦目标得不到实现,我们的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会让内心觉得很不平衡,还会对现实产生强烈的不满,而这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大学生对未来收入的期待,引发网友热议

最近有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调查结果来自于2700份问卷,其中有一项让人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有超过6成的大学生(占比67.65%)认为自己在毕业10年内能够年入百万。

很多网友看过后,都觉得非常无语,有的说这些年轻人一直在“象牙塔”里读书、求学,认知面比较狭窄,对未来的就业趋势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简言之,就是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毒打”,所以会有一种盲目的乐观。

但也有态度客观的网友指出,2700份问卷太少,无法代表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意见。

而且样本分布也缺少清楚的说明,大家并不知道被调查的大学生到底是来自双一流大学、还是普通本科、民办本科乃至专科院校,因此结果并不具有参考价值。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不少大学生确实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在校期间没能练好“内功”,在用人市场上没有太少优势,毕业时却想要轻松获得一份高薪的工作,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眼高手低,会让梦想变为空想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被称为“经典打脸”的案例:

一个正在上高三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级前五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孩子却因此沾沾自喜,产生了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甚至开始在网络上大模大样地替别人指点人生。

彼时,他用骄傲的语气说道:“你的成绩决定了你未来的阶层……差生去做农民工、清洁工,中等生去做蓝领……我们的话,董事长、CEO这样的。”

“我因为一直成绩好,所以没打算以后活在底层。”孩子的话语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总是那么骨感。

5年后,孩子已经从大学毕业了,他说话的语气早已不像过去那么意气风发。

他也会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不已,跟家里的关系闹得很僵,甚至还说:“要是有公司要的话,3500都能接受。”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要嘲笑和挖苦什么。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年轻代表了敢想敢拼、锐意进取,却也因为缺乏经验和足够的阅历,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够理性的判断,这正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但这并不是说梦想就是错误的,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贫乏、迷茫的。

我们需要梦想,但却不能变得浮躁,不能凭借一时的心血来潮,随意为自己炮制一个所谓的梦想。

比如大学毕业生随口为自己制定年收入百万的梦想,却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也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规划,这样的梦想完全就是空想,并没有实现的可能。

认识自我,脚踏实地追求梦想

因此,我们应当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看清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明确自己的梦想:

首先,我们应当发现自己最独特的优势,也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强,理解和分析能力突出,毕业后从事研究、教育等行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社交能力强,擅长说服他人,从事销售、谈判、管理之类的职业,更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

其次,我们还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只有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才能做到全力以赴、专心致志、深入钻研,因而更容易取得成功。比如一位大学生特别喜欢收纳整理,还接受过专业培训,毕业后成为专业整理收纳师,工作受到顾客的欢迎,自己也颇有成就感。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弥补自己的弱势。

管理学上有一条“木桶效应”,提醒了我们,要及时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发现并弥补弱势和短板,做好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梦想也会更容易实现。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年轻人应该消除浮躁心态,不要总想着一步登天,而是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专注地提升自我能力,打开格局和视野,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层次。

对于“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的问题,你怎么看?欢迎留下宝贵意见,和我一起讨论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