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中国家庭对待教育的重视也在与日俱增,父母希望孩子日后能够考上大学,将来就业相对就会轻松一些。为此,很多家长都在绞尽脑汁地要把孩子送进优质学校,他们始终相信,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老师,一个好老师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
同事孩子的学校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学校组织了一次分层次教学活动,把学校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安排到最差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当时,这个消息一出,两个差班学生的家长拍手叫好,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了。结果,一年教学下来,答案让人瞠目结舌。
起初,被安排过去教学的老师如同差生家长一样,满怀信心,相信一年之后,两个差班在他们的教导之下,一定会有飞跃式的改善。然而,等待教学活动正式展开之后,这群拥有辉煌教学成绩的老师们却个个痛不欲生,一个班级四五十号人,真正认真听课的寥寥无几,课堂纪律一塌糊涂,老师们差点崩溃了。等到一年教学结束,检验成绩的时候,两个差班依旧排名全年级倒数。
这个故事很好的回答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部分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是因为遇到了教学水平差的老师,我家的孩子若是能去重点高中,一定也能上一流大学,都是被普通学校的普通老师给耽误了。
在我看来,这些家长弄错了一些事情。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只是教学方向的着重点有差异,就像长跑和短跑,虽然都属于跑步,但是,前者重在培养耐力,后者重在训练爆发力。重点学校的教师擅长思维拓展、发散引导,普通学校的教师善于教学管理,基础引导。
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却是有区别的。了解学校招生情况的人都知道,重点学校招生普遍先于普通学校,它们会在地区进行一次“掐尖”式选拔,把优质生源“捋”一遍之后,才能轮到普通学校。如此一来,重点学校招收的学生基本都是学习习惯好、基础扎实的学生,普通学校的学生相对就要差上一些。所以,当重点学校的老师和普通学校的老师互换,只会出现普通学校的老师“喂不饱”重点学校的学生,重点学校的老师“管不好”普通学校的学生。
可见,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并不在老师的优秀与否,而是在孩子自身,“对症下药”才是孩子学习的关键,这是家长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不应简单地认为,只要老师足够优秀,孩子就一定学习成绩好。若是这样,每年重点高中照样也会有一部分学生考不上大学,又该怎么解释?
想要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家长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了解孩子”这个问题上,孩子若是厌学或者无法吸收大量知识,不要说优秀老师了,就算是神仙也没辙。因此,家长与其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重点学校、优秀教师上,不如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探索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