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学习物理,无论是“徜徉”还是“扑腾”在题海之中时,你是否一边“遨游”或是“呛水”,一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物理到底是什么?想必在不同人的回答中,物理有它不同的样子。在南开大学,物理有着属于南开的新解释——格物致理,理以强国。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领略南开物理的风采。
在南开发现物理之美
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仅教授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还形成了客观地认识世界的基本观念、科学方法、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20年代南开大学物理馆物理实验室
回顾往昔,南开物理已走过百余年,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南开建校伊始的理学物理门。1922年饶毓泰先生创建物理系,为全国最早建立的物理系之一,树立了理论与实验并重、学科方向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1938年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组建成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黄昆、张守廉、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等一大批杰出人材。
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南开大学物理系实验室
解放后,在沈寿春、胡刚复等的带领下,在已有基础上,南开大学建立了包括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学科方向更为完善的学科体系。1998年物理科学学院成立,2003年泰达应用物理学院成立;在光学仪器、光信息处理、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固体光谱、晶体物理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曾生长出我国第一颗单晶硅,发现高掺镁铌酸锂晶体的抗光损伤性能,高掺镁铌酸锂晶体被国际上誉为“中国之星”,光折变新效应、机理与器件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百岁诞辰发表的演讲,南开大学、特别是陈省身与杨振宁渊源深厚,有着70多年的深厚情谊,这是南开物理的一段佳话,杨振宁曾表示:在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所做的一些事情,是自己引为骄傲的一些事情。他们的合作,激励着中国年青一代攀登科学高峰。
1985年,陈省身建立了南开数学研究所(现为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考虑到数学与理论物理密切结合的特点,他最先想到的便是杨振宁,1986年秋,陈省身邀请杨振宁在南开数学研究所筹建理论物理研究室。杨振宁提议葛墨林加入南开数学研究所,筹建理论物理研究室。经过三十年切实的工作,该研究室在量子可积系统,杨---巴克斯特方程、量子群、纽结理论等及其物理应用方面做出了优异成绩。
2001年4月,应陈省身和南开大学邀请,杨振宁再次到南开大学,在陈省身全程陪同下,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美与物理学》的学术报告。2017年8月20日至22日,杨振宁来津参加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的“物理前沿会议”,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席间,他回忆了自己与南开的情缘。
通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等的支持下,南开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物理教学与研究基地。
格物致理,理以强国
南开物理以百余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卓越创新的教育理念,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这里是学子们成长成才的摇篮,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新起点。
当前,物理科学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信息光子材料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光学与光子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弱光非线性光子学科学与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光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物理学科为天津市一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拔尖计划2.0),国家级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百余年来,南开物理名家云集、大师辈出。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南开物理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南开物理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多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
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29年他考取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1931年7月进入物理学专业学习;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母国光,历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校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光学学会国际活动委员会委员。1952年他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他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图像科学、光学设计及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1983年研究成功用黑白胶片拍摄彩色图像的技术,著有《光学》。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宋玉泉,著名的金属材料超塑性专家、教育家,1955年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1997年他被评为中科院院士。
方国洪,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洋潮汐学主要开拓者之一。1961年他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在海洋环境分析、模拟、预报和动力学研究多个领域做出显著贡献。他在国际上最早提出潮波变分数值模式,与袁业立院士一起开创了中国海洋工程环境条件数值评估方法和系列模式,在中国近海环流的数值模拟和动力学方面亦做出多项受国内外瞩目的成果。200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占国,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半导体材料科学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所长,国际材联电子材料会议副主席。他长期从事半导体深能级物理和光谱物理研究,提出识别两个深能级共存系统两者是否是同一缺陷不同能态新方法,提出混晶半导体中深能级展宽和光谱谱线分裂的物理新模型。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近年来,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陈志刚、许京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非线性拓扑光子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相继发表在Science、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顶尖学术期刊上。
如今,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不仅是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现代物理学、光电子材料、光电信息科学、光子学及材料物理科学的研究基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综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学院秉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进,基本技能与创新素养并蓄,知识传授与自主学习并举,个人探索与团队合作并重”的培养理念,为使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服务国家和社会意识,国际化和前瞻性视野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