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后,伴随各类细则的出台,多数家长们还处在过渡阶段,焦虑后遗症也是一浪接一浪。这不,近期随着教育部“学科类校外培训材料实行双审制度”的细则出台,家长们又将目光转移到了教辅材料上。最近,部分家长产生恐慌,纷纷“购买大容量硬盘,提前囤积教辅、培训资料”。
在记者采访中,有家长说,“家里娃才上二年级,怕教辅以后买不到了,所以就一次性把教辅囤到了六年级,还专门为此买了个超大容量的硬盘……”。还有的家长说,“学校不让布置作业,孩子一下子放松了,成绩跟不上怎么办?校外培训班也不能随便上了,没人辅导怎么办!囤点教辅材料吧,万一用得上呢!”
对于家长这一行为,教育部专门在9月23日举办新闻通气会做出回应:培训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家长们不要盲目地为孩子囤积教辅材料,尤其是未经过审核的材料。要把减轻孩子课外负担作为首要目标进行考量。
部分家长如此“未雨绸缪”的心态可以理解,但事实上,这种囤积行为本身并不具备合理性。首先,中小学生教材内容一直在根据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实现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和成长,提前囤下的教材并不能适合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其次,单方面为孩子囤积大量教辅教材,并不能有效保证辅助指导效果,而且效率极低,这就是变相的鸡娃,与“双减”政策完全相悖。从这个角度讲,囤积旧教辅缓解的只是家长自己的焦虑心态,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受益。
再次,有这样的举动,说明家长们对“双减”的精髓并未能深层理解,仍然在“短视”中走不出来。对家长和孩子而言,“双减”就是要抛却我们固有的“填鸭式教育”,让孩子在学校做好学习这件份内的事。同时,减轻课外负担,让孩子有时间对世界和生活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从而去成长、去创造、去激发潜能、去综合发展。
不具备专业能力的家长如何能够将硬盘中的海量教材灌输到孩子身上,且真正有效转化呢,我们要打个问号!毕竟孩子不是机器人,孩子的大脑也不是硬盘,不仅无法随时存取,更不可能随心所欲无限制的填充。笔者想说,家长需要打开的不是囤积教辅的硬盘,而是要想办法启动孩子的脑硬盘。一味的为孩子塞知识、填内容,孩子的脑容量未必够大、也未必能够吸收得了。只要能够启动孩子的大脑小马达,课堂45分钟已足矣啊!在这里为大家推荐畅销美国多年的脑营养品牌BDF旗下的脑营养补充膳食剂“超脑壹号”,三种核心成分(“留兰香提取物”、磷脂酰丝氨酸、吡咯并喹啉醌PQQ),黄金组合配方,均为促脑发育新科技。强强联合能够全面促进大脑发育,激发脑潜能,让学习变轻松。这一粒吃下去,启动孩子的脑活力,扩充脑容量,提升记忆力、增加专注力都没问题,让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