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每每出现都令人触目惊心。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较快,校园欺凌被大家广泛关注。
2017年,《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发布,数据表明,中国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其中,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46.23%。
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关人员从美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办公室的统计数据中发现,从2006年至2010年5年间,全美50个州、1个特区、3个岛屿地区中,没有一个地区校园犯罪案的平均案发率为零。
为了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近十年来,由于各项措施的逐步实施,美国的校园欺凌发生率已经在逐年下降,可见成效显著。
美国小学的“善良教育”
其中,有一项措施我觉得非常好,值得所有国家和地区学习,那就是从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似乎更愿意夸奖一个孩子长得好看、聪明、学习好。好像“善良”一词已经不再是褒奖,反而有一种被认为是“傻”、“憨”,因为人善被人欺,太善良的话,很容易被欺负。
但是,在美国的教育中,善良会被认定为是一种非常高的品质。
美国的小学特别重视善良教育,那些在班上最受欢迎的孩子,一定是心地善良的人。美国老师会把善良和“甜”划等号,比如,她们会让孩子做冰淇淋,然后告诉孩子善良就像冰淇淋一样甜。
如果小朋友都在争着拿东西,而有一个小朋友主动排队了,老师就会马上对这个孩子说:“谢谢你的排队和礼让,这样做非常善良。”老师每一次对善良的识别,都在无形中给其他小朋友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善良、懂得礼让的人。
在班上,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桶,并且告诉孩子,谁做了善良的事情,老师就会往他的小桶里放一张纸条,当累积够10张纸条时,就可以获得一张善良小奖状。
每年的二月,美国小学都会迎来善良挑战周。每个小朋友都会收到一张表,上面列举了他所有善良的举动。虽然这些事情微不足道,但却给孩子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善良并不意味着软弱
有些家长会担心,如果孩子太善良,不懂得保护自己,被别人欺负怎么办?
其实,这并不矛盾,教孩子善良的同时,我们依然要让孩子明白一点,就是该说不时就说不。因为,学会说“不”也是美国小学社交课中非常强调的一个概念,他们允许孩子拒绝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所以,在与美国的孩子交流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能很从容地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一点正好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能跟父母顶嘴,不能跟老师顶嘴,不能跟长辈顶嘴,别人说什么都要顺着说,否则就是情商低。
所以,中国的孩子大多比较含蓄,不敢拒绝别人,或者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当我们的孩子被别人调侃、调戏、挑逗时,大多会选择隐忍,正因为这样,别人才会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
为了让孩子不因为自己的善良而被欺负,我们必须从小这样教育:
要让孩子实事求是,勇敢地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
允许孩子表达不同的观点,哪怕他是错的,也要让他讲出来;
不以人情为参考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要为了面子委屈孩子;
可以为善良做事情,但绝不对恶霸妥协。
最后,希望大家在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的同时,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善良才是一个孩子最崇高的品质!
关注“欣妈育儿经”,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