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底线》周亦安为何对“校园欺凌”如此粗线条? 是我们太敏感吗?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这场发生于小学校园五年级的“校园欺凌”案,以看似“圆满”的结局尘埃落定。

原本就没有什么隔阂的5个孩子,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重新成为了好朋友。

当事孩子的家长,也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了最终的谅解。

可这样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真能让一切回归最初的状态吗?

从一个比较“腹黑”的角度来看,或许这一切并没有这么简单。

倪蕊的家庭状况并没有出现本质上的改变,四位被告看起来也是在方远的主观引导下做出让步。

而这样一个案件背后所牵扯到的内容,最终成为了一种调剂被一笔带过。

比如说,为何四位家长要主动与倪蕊的父亲亲近与交好;倪蕊父亲又为何突然不被四位家长所待见。

这些常见于社会乃至校园的现象,并没有在这起“校园欺凌案”中有更多的延展与讨论。

这与《底线》中其他更引人关注的“大案要案”,有着不再一样的结局和舆论引导。

更该引发我们深思的,还有周亦安与叶芯在回家路上的一段对话。

这样两位刚刚走校园不久的年轻人,各自谈到了对“校园欺凌”的看法与切身感受。

作为“最轴”代表的叶芯,很自然表现出了对“恶”的零容忍。

而作为“冷漠”代表的周亦安,则意外表现出了对“校园欺凌”的粗线条。

他还在方远夫妻面前很直白地表示:自己小时候虽然也遭受过肢体上的欺负,但他并不认为这是“校园欺凌”。

而这,或许就是有关于“校园欺凌”话题,总是吵吵闹闹的症结点所在。

很多遭受到“欺凌”的当事人或家长,大多很在意也认为这就是“校园欺凌”。

而实施这些“欺凌”的孩子或家长,则很难在第一时间或被提醒后,认为这是一种“欺凌”。

虽然方远最终为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当同学们遇到这些事情该如何解决。

但却并没有对这种行为的产生与根除,做更多的探讨与解释。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今天的“校园欺凌”之所以让人有一种越来越多的感觉。

除了孩子在成熟度上越来越早,以及家长因素的不断加强之外。

其实还跟教育方式上的不断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比如说家长越来越在意的“校园体罚”,以及政策面对“零体罚”的推广与要求。

都在无形中让“校园欺凌”的程度变得更加严重与肆无忌惮。

但在缺乏更有效数据做支撑的情况下,这一切依旧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状态。

有些专家与社会大众认为,由于“校园体罚”的减少,可以让青少年犯罪率得到抑制或降低。

另一派专家与社会大众则认为,在缺少了“校园体罚”这样一个最具象的手段后,会导致“校园欺凌”变得更加严重。

除了《底线》讲述的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校园欺凌”案体之外,其实还有许多不同形态的“校园欺凌”。

比如经常会被社会舆论所关注的“教师欺凌学生”行为。

他不仅属于“校园欺凌”的范畴,在伤害的造成上更甚于同学或家长。

反观周亦安在这种事情上的“粗线条”。

虽然他很年轻,但“校园欺凌”与“校园体罚”这些词汇,出现与被关注的时间也不长。

或许在他的学生时代,或许在他的那班上。

老师的威严与恫吓力,足以在被欺凌者与施加欺凌者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墙。

当然,与反对“校园欺凌”一样,“零体罚”也是一种时代的潮流,一种趋势。

比起方远在教室里所讲的,从全球角度来说,“校园欺凌”所涉及的内容与范围更加广泛与详细。

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校园暴力与欺凌”的范围认知与定义上,就有十分明确的说明。

除了我们常见、常听到的那些“校园欺凌”样态之外。

像是在上下学的路上,由社会人员所造成的伤害,以及来自社会教育机构的伤害。

还有在性别认知与取向上,所导致的歧视与伤害;以及社会阶级、民族、语言等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伤害等等。

最后,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样一起“校园欺凌”案件,最终以法院调解而告终,真的是最优选择吗?

虽然从伤害造成的事情起因上来说,倪蕊可以说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

但“校园欺凌”所有包含的内容与可能性太多了。

如何有效地避免、遏制甚至是恫吓“校园欺凌”一再发生,不是法院或法律该去做和思考的吗?

而不是只有在社会瞩目的重大案件发生后,才能借由案件进行普法与宣传。

也许会有人说:这又不只是法院一个人的事,学校、家长都有责任。

可每个人都说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都在等所有相关方一起行动起来。

这些所谓的“校园欺凌”,不仅永远不会消失,还会不断地在发生着。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