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弱化英语教学没问题 专家建议选考而非不考 北上广深不考也会学

又有专家站出来说,英语应当改为高考选考了。近日,教育部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原公使衔参赞岑建君在在北京王府学校举行的第六届“新聚合”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提出了他的观点,落实“双减”政策,一方面需要校内教育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做好考试改革,如将外语由高考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

要不要把英语从高考中剔除掉已经是一个争论多年的话题,目前,各地英语和语文、数学一同作为分值高达150分的主科三巨头,其学科地位显而易见。一旦英语学不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考的总分成绩,成为严重的“拖后腿”科目。实际上英语属于文科类型的科目,有的偏科的学生是真学不好。

一,不学英语的缺点。

有个发生在二十年前的事情,我有个同学参加央视举办的1999年的NBA全国解说员大赛,前面过关斩将,结果到了后面有一关是英语演讲,然后他就懵逼了,为什么,因为他学的是小语种日语。最后忘记得了第几,第四第三的样子,那届的冠军是周洋,亚军是于嘉。最后只有冠亚军可以去NBA参加央视的NBA解说。

后来见到他挺沮丧的,但是没办法谁让他高中学的是日语,然后解说NBA要去美国呢?

至于其他的缺点就是对于绝大多数工作后用不到英语的人浪费了很多学习的时间。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将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上。

二、学习英语以后的用途。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除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性都市的部分人群和搞外贸生意、及高校研究、科研院所等行业,英语的学习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有人说我们毕业后也用不到数学里的三角函数,是不是也可以不学?其实真可以,但是实际上数学的三角函数问题不过是为了高考选拔而学,记得上世纪,确实某些地区的高考不用学三角函数,为非必考单元。

相信对于9成的人群,英语未来没有什么施展的用途,唯一的用途可能就是给孩子补习英语。而且现在翻译软件大行其道,就算跟外国人沟通,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用翻译软件,而非必须掌握英语。

三、学习英语的目的

学习英语说白了就是因为英国、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和话语权。不学英语就没办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是随着我国国力的崛起,这种差距在被逐步拉近。其实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发展,让我国把 英语列为了主科。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要是不学英语了,那么外国的各类先进期刊我们就没办法看了,各种资料都没法阅读了的原因。但是实际上现在提出的建议是选考,而不是不学不考,你有这个学英语的用途,自然要去学,没有学英语的用途,就真没必要选修英语。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我学汉语言文学专攻唐宋诗词,那学英语有什么用?难不成要像前人一样把古诗词翻译成英文贻笑大方?

不过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深挖一下,基本上每个提倡英语教学退出高考的专家或者知名人士,他们本身的英语、包括口语都是相当棒的,而且大多有国外的生活经历。因为本人没出过国,所以体会不到他们本身提出这个建议的个人意义所在,有了解的可以探讨一下。

四、建议的是选考,而非必考。

既然是减负,那对于很多地区的孩子真没必要学习英语,比如一个人在乡村、在山区生活一辈子,学英语干什么用呢?等着外国人到山区旅游做导游?

其实现在反对英语成为选考的人们大多数是二线、三线、四线的城市的人群。英语其实学习的目的是用来学习和交流,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你就算不考英语,他们该学还是会学,像香港,英语基本就等同于汉语这个官方语言,有几个不会?五线以下城市和乡村人们接触到使用英语的机会太少了。一年见不到几个外国人,浪费时间学英语做什么,刷美剧么?完全可以把学习英语的这个时间放在别的必修科目之上,让别的科目更专更精。而二线、三线的城市的人群则觉得自己有上升空间,想让孩子更进一步,所以觉得多学一门学科没问题。

有人可能说,你看民国这个大师,那个大师都会好多国语言。可这是被逼的,中国不如西洋,大师们去海外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孔子难道不是大师,他用学习西方语言不,说到底还是清廷误国。

时代是发展变化的,当我们需要学习英语的时候把英语放在高考必修里,让国人普及英语没有问题,当英语不适应国情的时候弱化英语教学没有任何问题。

世界上对这一道理玩的最溜的国家无疑是韩国。当中国强势的时候,韩国的首府就叫汉城。当美国强势的时候,韩国的首府就叫首尔。

图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 如有转载望注明出处

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创作不易谢谢+个关注

特别恳请大家能在读文之后,帮我点个关注,图文难做,最需要的就是粉丝的阅读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