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想当作家就去中文系? 朱光潜: 去中文系学写作, 纯粹是浪费时间

作家刘震云曾在北大中文系百年庆典上说:“从我进北大中文系的第一天起,每一个老师都告诉了我,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我有悖老师的教诲。”这番话说得很幽默,也很得意。

对于不了解中文系的人而言,这番话有两个笑点。一是中文系竟然不培养作家;二是刘震云表面是自谦,其实是在得意。然而,对于中文系内的人来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早已成了共识,一点也不好笑。

中文系,其实主要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文学为名,却不培养作家,这难免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成了一个笑话。所以,就有了很多关于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的讨论。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白中文系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是不是要培养作家。答案前面已经说了,北大的老师认为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并且这不只是北大中文系老师们的看法,而是早就形成的业内共识。那么,中文系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我上大学时读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中文系。在专业导论课上,系主任也曾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专业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为了培养研究文学的专业人才。

系主任后来听说我们很多人在备考教师资格证,就很不乐意,不屑地说,想去中小学当语文老师,当初为什么不去读师范大学?并且再次强调了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

不培养作家对于中文系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尴尬的事,反而像是在捍卫中文系的尊严。

其实,在我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培养具备文学基础知识、文艺理论的文学研究人才,并不是全部,而是首要目标。除此之外,还培养应用型人才,即从事与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人才,如编辑、文秘、公关、宣传、行政管理人员。

总之,汉语言文学并不把作家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

既然明白了中文系的培养目标不是教出作家,再去问中文系能不能培养作家,似乎显得有点多余了。你指责或嘲笑它不能,人家说我们本来就不是要培养作家,好像有点自讨没趣了。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换成作家是否能被中文系培养出来,想成为一个作家,去读中文系是否有用。美学家朱光潜曾经对一个一心想当作家,入读中文系的学生直言,去中文系学习写作,纯粹是浪费时间。言下之意,读中文系对成为一个作家没有用。

的确,纵观现代文学史,那些著名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巴金、郭沫若等,都不是什么中文系出来的。

但在当代文学史中,却有不少中文系出身的著名作家,如路遥、贾平凹、刘震云等。

可是,近些年涌现出来的青年作家中,又有许多非科班出身的,如双雪涛、班宇、陈春城等。

你说作家不能通过中文系培养出来吧,的确有不少作家是读中文系的,可我们也看到很多作家跟中文系完全不沾边。由此可见,要成为一个作家,读中文系不是必要条件。但是不是像朱光潜先生说的那样,完全是浪费时间呢?倒也未必。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主要是文学史、语言学和文艺理论三部分。其中,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史。语言学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另外,还会有文学写作和实用文体写作等应用型课程,但这并不是主要的。

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看,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其中有些内容,应该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些知识在中文系以外也可以自己去学。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还需要很多条件,天赋、阅历、思想、技巧等等都缺一不可。所以,想当作家不一定非要去读中文系,但读中文系也不是完全无用。

尽管大多数人还都是认为作家不能培养出来,但创意写作专业近些年来已经在国内的很多大学中悄然兴起。创意写作自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形成,如今在美国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没有上过创意写作班的作家。一些中国作家也曾在美国攻读写作课程,比如爱荷华大学毕业的白先勇,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毕业的严歌苓。

对于写作班能否教出作家这个问题,严歌苓用自己老师的话回答道:“我不能给你天赋,但是如果你有天赋的话,我至少可以让你在使用天赋时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使你的所有天赋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回到本文开头,刘震云那番话接着是:“但是我想说的是,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是一个作家,上不上北大中文系,对于他的路能走多长,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