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读大学之前,就看过一本《中国文学史》,作者是北大1955中文系。
当时,我看得很过瘾,虽然没有读中文系,但是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大二的时候,我当时也想号召我们向他们学习,来编一本书,但是理想很美好,响应者寥寥,大家连一点勇气都没有。
这也难怪,50年代的大学生,那个时候生活还是蛮好的,著名史学家陈高华回忆道: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普遍实行助学金制度。调干生有调干助学金,按工龄、原有职别分不同等级,二、三十元不等。普通学生的助学金亦分等级,具体标准是:伙食补助每月十二元五角,生活补助分二元、三元、四元三等。刚入学时实行包伙制,吃大锅饭,拿着饭碗排队打饭,人人一样。从1957年起,就改为食堂制,都用饭票买饭了。(陈高华《北大五年》)
他也是1955年入校,我这里说是编写《中国文学史》1955级中文系,那可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级。
当然,学生编书是因为时代的决定的,但是这些人可不是草台班子,他们一开始编的是有点惨不忍睹,但是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修正错误,把这本书修改的观点鲜明,史料充足。而且,这些人没有放弃自己,在动乱的年代也在努力学习,像袁行霈、蒋绍愚、黄修己、柳斌杰、张传玺、杨义等著名学者都是那个时代走出来的。
这些人骨子里精神还是学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