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是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在这些单位的岗位都是人们比较热衷于追求的,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些单位工作非常体面,也符合中国老百姓对于官僚体制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机关事业人员都属于财政供养人员,而且纳入到编制管理,稳定性非常高。
在公务员的工资项目中,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占工资一半的是规范现金补贴。这些规范性津补贴也被纳入到养老公积金等基数,但是规范性津补贴是根据各省不同制定的,不同的标准。
规范性金补贴在2016年之后再没进行过调整,而基本工资遵循的是两年普调的原则,虽然在去年没有如期实现,这也是遇到了特殊情形下的政策灵活性操作。
在2014年之后,基本工资标准进行了两次普调。规范性津补贴标准,各省基本上都没有改变,而且2016年大多数是在2014年基础之上降标准的,具体是将规范性津补贴的部分划分一部分到基本工资。降幅较大的省份也是现在工资标准偏低的原因。
什么是规范性津补贴?津补贴在2016年之后没有调整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规范现金补贴怎么改革?今天我们就围绕此展开介绍。
一、什么是规范性津补贴?
在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中,工资的项目主要有基本工资、规范现金补贴、改革性补贴、保留性补贴、以及车补等。
规范性津补贴,正如其名字所叫的,是规范后的津补贴。主要包括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在2006年工资改革后,将各地发放的各类津补贴进行规范和取消合并后的项目。
规范性津补贴的标准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来确定,这也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合理化,科学化,公平化的要求。
在规范性津补贴中,生活补贴占60%,工作津贴占40%,其主要额度占本人到手工资的一半左右。
二、设立公务员规范性津补贴的意义
(一)消除津补贴的差异。
将各地的规范津补贴进行统一设定,消除了地市之间的差异,在同一省内贫困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现了“同工同酬”,这也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
(二)为公务员提供待遇保障的政策支持。
在工资改革之前,津补贴发放各地差异非常大,最主要的是根据财政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好坏来制定津补贴的发放标准,这必然造成了公务员之间待遇的差别。
通过制定统一标准的规范性津补贴,使得各省内部公务员之间的工资待遇差距实现了同步,也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基层公务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三、设立规范津补贴的局限性
设立统一标准的规范性津补贴实现同工同酬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规范性津补贴标准主要是根据职务来确定,与工作时间,工作量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没有建立直接的关系,这也造成了规范性津补贴项目对于干部激励作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工作效率和对工作实绩的强调,也损伤了很多人的工作热情。所以这也是在2019年开始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的原因之一。
四、为什么规范性津补贴连续五年没有调整?
2016年是规范性津补贴标准调整的最后一年,主要是将规范性津补贴当中的一部分资金划转到基本工资项目中。在之后的2018年调资过程中,并没有涉及到津补贴标准的调整,所以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之所以没有调整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基本工资的上涨额度在工资整体上涨幅度中,基本上与CPI上涨幅度相一致。这也就是说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资基本上可以抵消社会物价水平的上涨。这也是津补贴标准,没有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公务员整体待遇上涨明显。在公务员所有的工资待遇中,除了基本工资和津补贴之外,还有要占公务员收入水平很大比例的目标责任考核奖,也被称为是公务员的年终奖,大部分地方是在2016年之后有所调整,甚至涨幅比较大,对于带动公务员整体工资待遇水准作用巨大。
所以,不管是从公务员基本工资上涨方面看,还是从公务员相关配套待遇提升政策方面看,公务员整体待遇水平上涨还是很明显的。但是经济发达地方的房价整体物价水平上涨也是很明显,能否抵消,可能不能简单就说清楚的。
此外,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的实施,也使得公务员可以通过提升职级来兑现待遇,这也算是一种工资待遇方面的间接提升。所以对于公务员工资待遇的衡量,不能是用单一指标来衡量,要综合衡量,才能了解公务员整体收入水平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