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中、小学众多学科中比较难学的一门,孩子对数学知识点的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绝对性。“学好”的,往往成绩会比较理想,学“不好”的,甚至会经常不及格。所以对孩子来说,及时并准确的理解知识点非常重要。有的家长意识不到“及时并准确”的重要性,平时不注意监督学习,认为按时上、下学,照常写作业就不会有问题,直到考试成绩出来才发现事情不对。有的家长则相对负责,平时会检查孩子的作业质量,发现错题或难题,也会耐心讲解。但多数是针对某个题型教授解题思路,以求在这类题型上不会再出错,这样就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题海战术,而且很多时候,在家长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会越来越“懵”,这时的家长也会越来越急躁。对于相当一部分家长来说,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仿佛成了一道无解的题。那么孩子数学“不好”该怎么办?
给出意见之前,要说明一件事,数学“不好”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经常说自己孩子数学“不好”的家长也一定是“不好”的家长。学校每学期组织的期末考试,是对孩了一学期内数学学习情况的综合考察。如果此时成绩不理想,说明孩子对这学期内所学的知识点掌握都不是很理想。那些平时疏于指导,此时站出来说孩子数学“不好”的家长是明显的不负责任!
虽然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家长,但很明显,要做出更多努力的,肯定是家长。理由有三,第一,孩子是自己家的,孩子好,自己将来才会好;第二,孩子毕竟是孩子,指望孩子突然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家长应该很清楚;第三,老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不可能因为部分孩子而放慢教学进度。虽然可以课后提问,但下课时间也就仅仅十分钟。那么说好了要“努力”,方向又在哪里?家长该怎么办?大家不妨试试这么办......
首先,家长不能“秋后算总账”。学习过程中孩子对哪些知识点不能理解、对数学难点有哪些困惑,家长都应随时掌握并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请教知识点或难点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题目讲解的形式,但要把重点放在通过题型来理解相应的知识点,而不是试图让孩了记住某一类题型。
第二,加强孩子注意力的训练。数学本身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对于理解能力稍差孩子来说,在不能迅速理解老师的讲解的情况下,要他们继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来上完一节数学课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不好”的开始,也是孩子数学“不好”最重要的原因。所以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认真把课听完,即便可能当时听不懂,但在课后复习时,老师的话,会让他们“醍醐灌顶”。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很多孩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甚至无法判断隐藏深奥一些的是非黑白。这时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从内心爆发出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刻苦学习的坚强毅志。
第四,抛弃“身份”,建立信任。信任是沟通的基础,一个不被孩子信任的家长很可悲,一个不信任自己孩子的家长更可悲。有多少家长碍于“身份”,要么不愿与孩子平等对话,要么在对话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孩子“连哄带骗”?天下没有真正的傻子,就算孩子,也只是偶尔犯傻。当孩子认清你的真“面目”,他可能会让你追悔莫及。所以,请分清孩子和“傻子”,在准备和孩子沟通之前,暂时抛弃你的身份,建立信任,让他看到你的诚意。
寥寥千字说不尽学习之苦,只言片语也道不尽骨肉之情。还是那句外国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要坚持,有朝一日,他们终将化身锦鲤,一跃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