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名师李永乐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据他说,在广东中山的某一所小学,刚刚毕业的新手老师进校就能拿到每月3万块。而他辛苦多年,在全国顶尖的高中任教,也不过每月一万多的工资。
每个人对老师的薪酬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老师总是埋怨自己工资低,不够花;有些家长总是吐槽老师赚得多,不知足。今天缪老师要说说老师薪酬背后的四个关键词:岗位、地域、职称、兼职。
一、基层老师拿钱少?
一线老师对薪酬的主要意见集中在哪里?按理说,学校是一个教育场所,承担主要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线老师才是中流砥柱,应该拿到比较多的薪酬。但在某些学校里面,干活多的拿钱少,干活少的拿钱多,一线老师的薪酬,不如后勤岗位的工作人员和行政领导,尤其体现在年底绩效的分配上。
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老师怀揣着一腔热血走上讲台,但久而久之,教育情怀被“多付出却不能多有所得”磨得面目全非,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抱怨,攒了一肚子的负能量。2020年,西部地区的一位教师认为所在学校校长在年终绩效系数设定上的操作太不公平,选择实名举报,引发网络热议。
二、落后地区拿钱少?
绝大多数公办学校的老师都有编制,薪酬由财政拨付,所以收入情况与当地财政情况紧密相连。经济发达地区“家有余粮”,老师们的日子自然好过不少;经济不发达地区“捉襟见肘”,老师们的薪酬还有可能被拖欠。
李永乐老师所说的“广东省某些地区的老师年入三四十万”,在很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老师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就是事实。
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中国人口流入第一大省、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老师的收入数倍甚至十数倍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老师已经是常态。近十年间,从全国其他地区奔赴广东从事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举不胜举。除此之外,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的老师们日子也相对比较好过。
与他们相比,几年前我在北京开教育会议的时候,曾经亲口听一位来自于西部山区的老师说,自己每月到手的工资不过一千出头,他出门从不舍得坐高铁,经常乘坐绿皮火车往返。
三、职称是永远的痛?
职位不同,地域不同,收入就不同。除此之外,职称是很多老师心中永远的痛。不评职称,工作收入就很难有提高。不熬年资,又很难评上更高的职称。职称评定当中,各种各样的“小把戏”总是无处不在,让你惴惴不安,又无可奈何。
老教师认为自己教龄长,付出多,自然应该在职称评定和收入上高于年轻教师。年轻教师认为自己工作量大,承担了很多额外的工作,教学成绩也挺好,但收入水平总是赶不上平庸的老教师。一线教师认为,校领导的职称永远比自己高,这不公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职称造就了中国校园当中无数的“意难平”,评职称制造了中国平凡老师多少的“放不下”?
四、老师能不能兼职?
比起校内收入,老师校外兼职更是成了禁忌话题。有人课余时间送个外卖,都会被人举报。有人从事校外违规补习,还能振振有词。
从实际收入来看,很多人认为如果仅看校内的工资收入,老师的工作不够“体面”。但同样有无数人觉得,即便不从事校外违规培训,老师去兼职做别的也是对教育的亵渎。
难吗?确实很难。你问我怎么办?以前我会告诉你,建个自媒体账号写写东西,收入也蛮不错。现在,这句话我说不出口。
作为老师,你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吗?作为家长,你觉得老师赚多少合适?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