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一线城市985大学生的婚恋状态是如何内卷的?

“一线大城市985白领们真实的婚恋市场,应该比内卷的教育和职场要残酷得多。”

“你家庭条件是不是挺好的?”

“我觉得你的家庭会给到你一个帮助嘛,当你自己不顺利时候,家里会给你一些帮助和支撑。”

“你家里是不是也是做生意的呀?”

“我想在30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

在一个相亲节目里,女嘉宾正在与红娘介绍的男嘉宾相亲。此前,她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男方要本科以上学历,身高175cm以上,年薪百万,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年龄23至40岁,颜值不低,最重要的是“能帮助自己拓展人脉和资源”。

最后一条让红娘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找的不是另一半,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但女嘉宾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想法。在她的自我介绍里,她认为自己的条件完全配得上一个年薪过百万的优质男人。她27岁,长得漂亮,在念完研究生后在当地从事保险业,并称自己的年薪也达到了100万元。

第一次相亲时,她接连问出了上面这些问题。男嘉宾的笑容有点僵硬了,但女嘉宾并没有感觉到。不过,观众都感受到了。尴尬溢出了屏幕。

在节目里,她也接连两次被并不完全符合她条件的男嘉宾拒绝了,为这档缓慢优雅的相亲节目提供了第一个话题。

事实上,现实中的相亲更加明码标价、直来直去。有人说:“真实的婚恋市场,应该比内卷的教育和职场要残酷得多。”

一个女孩想要年薪百万的男友相亲,为了达到最高效率,不管是通过媒人介绍还是婚介所,双方的条件资源,都会被摆到明面上。

女嘉宾就是这样认为的。她按照她想象中相亲的样子,直截了当地问出了那些问题。在来这档节目之前,她从没有相过亲,也仅有过一次恋爱经历。

节目组选中她,正是因为她有欲望、有需求,且表达直白得近乎单纯。女嘉宾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生活的优秀年轻人。

女嘉宾那并不遮掩的对伴侣的要求,就是一种典型呈现。她出生在广东小镇,去香港之前,从未想过自己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香港改变了她。她的公司在尖沙咀,维多利亚港是她最爱去的地方,港式街巷分割出一片片高楼夜景,繁华且市井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为了拥有这样的生活,她忙碌,时常焦虑,并且无论对事业还是感情,都颇有冲劲。

这在节目中得到了集中展示,当红娘发出疑问,“这找的不是另一半,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她也很坦白:“我觉得您偏保守。”

在节目里,她回应说,“女性要想实现一个很大的跨越,其实是没有太多机会的,很多女性会通过跟人结婚去实现阶级的跨越。”在她看来,相亲就是目的性强且现实的,先看看对方的条件,而非不带目的性地慢慢积累感情。

她把大家的质疑,归结为自己身处那样的圈子里。她说:“自己周围也全是这样的人,大家条件差不多,年薪百万,甚至是一个偏下的标准。就是纯粹化、理想化的感情其实挺难的。完全只是因为喜欢这个人,就想要跟他过一辈子。就算他什么都给不了你,也不能帮你实现你自已的一个人生目标,你都无所谓,这种还挺难的。”

“再一个,我觉得女生物质也没什么错。如果你说我物质,我也不否认,也没什么不对的。”她说的是大实话。

在被放到屏幕上之前,这些标准已经出现在各个城市无数大大小小的相亲局上,虽然这些标准和做法并不一定能带来理想的结果。

相亲可能是对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产生重大改变的场景。嘉宾在其中的反应,恰是这个社会的一个横截面。

“现在处在婚恋阶段的年轻人,不仅要经济匹配,还要颜值匹配,智力匹配,生活情趣匹配,三观匹配。他们的这种非常高的要求,会导致在婚恋市场,那些优质资源的竞争性会非常强。”

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婚恋市场的调研,调研结果可以归纳为“内卷”,“职场和教育是在内卷,婚恋市场是高度内卷。”

985学霸们想要什么?

与交友软件里男性面临“狼多肉少”的情况相反,婚介市场上男性才是少的那一部分。调研中发现,相亲机构的付费会员主要是女性,男女会员的比例非常不协调。在很多相亲俱乐部,男性不需要支付年费。相对应的,年轻女性甚至愿意刷信用卡交年费,换取遇到优质男人的可能性。

“年龄”对女性来说至关重要。29岁是一个关键分水岭,29岁之后,女性应征者的成功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男性遭遇这个断崖曲线要到33岁。不过,等到女性过了35岁之后,成功率出现反弹,她们似乎走入了另一个相亲市场。

网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985相亲局”。"985相亲局”的开始其实很单纯,两个清华毕业的女生想做一个相亲平台,为自己身边人服务。会员就限制在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四大名校。等名校资源耗尽,条件又放宽到了985重点高校。5年时间,共有28万人关注了这个平台,超过4000人参与应征。平台组织的相亲模式也不限于小型聚会,还包括一对一相亲局。高学历,这是外界能想象到的精英的最佳标志。而在相亲局里,学历的确也是大家互相判断的条件之一。尽管应征本身并不限学历,但通过与否掌握在挂牌人手里。客观结果就是:“大家还是和学历相近的人在一起。”

当时女嘉宾在节目中,就遇上了“学历鄙视链”,印象不错的2号男嘉宾,见过一面后拒绝了她。男嘉宾年收入超过100万,又是清华大学本硕连读。他的要求是,本科学历至少是985,女嘉宾的硕士学历不错,但普通大学的本科学历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出身。

在安排相亲之前,工作人员会与嘉宾进行一次视频聊天,确认对方择偶的十几个标准。除了身高、学历、年龄、所在地、有无房产、年收入等等可以量化的东西,大家还喜欢加一些软性的条件。比如有女孩喜欢白净的男生,有女孩要求男生必须会开车。甚至有感情经历极少的女生,要求男方身高必须超过一米八,或者要求对方兼具总裁的霸道和侠骨柔肠。

工作人员回访过一个男生。对方直白地告诉她,考虑另一半的时候,主要是为了下一代考虑。他不希望女方学历低,甚至不希望女方是文科生。因为自己数学很厉害,如果“女生是文科生,会稀释他的智力”。

这还算不得相亲市场最严酷的部分。作为子女婚姻风控者的长辈,更直接。

2012年,一个“择婿十标准”横空出世。前五条就是:

1、有一套100平方米以上房屋,全款付清。

2、有一辆50万元以上的轿车。

3、要有100万以上存款,存折要改成女方的名字。

4、每年能带老婆至少出国旅游一次,安排丈母娘夫妇旅游一次。

5、生育期间雇两个以上保姆照顾女方。

按此标准是不是真能找到女婿不好说,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功效。

而且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一线大城市,在新城市人区域,大家聊的是现在新城市人素质才华高。而在老城市人区域,大家又在吐槽那些外地人在本地没有根基,不靠谱。

关于房本上要不要写女方的名字。有位母亲胸有成竹:“不写,因为在结婚时,房本上写谁都是一块住。房本写谁的名字,起作用只会在离婚时。但是如果离婚,一定是有人犯错了,我儿子一定不会犯错。”

都市青年的生存困境就是如此。名校毕业生担心成为小镇做题家、985废物,大家都在害怕自己从中国这一层薄薄的中产阶级中滑落下去。婚恋也是战场之一。

不过,总有人可以冲出这个战场。相亲节目中的另一位女嘉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她是一位37岁的单亲妈妈,做一份时尚行业的工作。离婚后,没有再婚的打算,但并不排斥开始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因此她被邀请参加节目。

她见过很多男人,甚至能敏锐察觉到相亲桌上男人们的隐晦话术。不少男嘉宾总把各种话头绕回到自己身上,不自觉中体现自己的优渥条件。

第一次约会一位金融行业精英人士时,她按照对方的喜好打扮了自已,显得优雅娴熟。等发现自己对他毫无兴趣,第二次见面,女嘉宾突然变成了一个朋克女孩,剃了板寸。男嘉宾眼神一呆,的确被吓到了。

“足够自我”是她可以坦然应对的原因。她年薪三十万左右,可以很好地养活自己和女儿。她需要爱情,但不见得需要婚姻。虽然节目上不好意思说,她心里可以坦荡荡地想:“这人太土了,我跟他完全没有任何交集。”

男嘉宾同样挑剔,有个男嘉宾是一个精致的男人,出生于艺术世家,自己的事业也风生水起。他每年参加铁人三项比赛,会开船、会开飞机,他同样有权挑剔。

他把另一半视作“人生合伙人”,婚姻就是一段特殊的“合伙关系”,合作、相处、彼此支持。不过,他的约会照样不那么顺利。两次约会中,他几乎是在做业务广告,任何聊天话题都能被他引到白己的公司业务上,让人感觉他基本不在乎女方是谁、感受如何。最终导致红娘说:“你更适合自己过,能单身十年。”

男嘉宾有自己的想法,他来参加这个节目,纯粹找对象的诉求并不高,他把参加节目做为一面镜子,照清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优秀。

现今的年轻人在经历了考上985的教育竞争之后,进入了职场残酷的内卷,经过一顿拼杀总算有了一个收入高,工作好的职位,谁知又进入了婚恋市场的拼争,而在婚恋市场里这些985学习们突然发现优质资源却很少,即使是有也不一定能成功,这也是他们当前最困难的事情。

这些优秀人才可能没有了房子,车子,票子的焦虑,但是要想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儿也绝对不容易,因为他们优秀,所以对于另一半儿的要求条件也比较高,而对面那个优秀的人也同样如此,彼此之间能觉得合适也是不容易的。

年轻人忙得没有时间社交,所以各个婚介所和相亲平台成了他们必去的场所,有的为了能够接触到优质资源还上了相亲节目,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实对于这些优秀的人来说,最美好的一天不过是躺平的一天。睡到自然醒,跟恋人一起做饭,一起唱歌,一起看书,一起不说话,一起躺着。

年轻人太累了,累到无暇等爱情的悸动自己慢慢出现。最后还是祝福他们能够尽快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儿,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你所知道的婚恋市场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聊聊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