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千万异地务工父母的心,被教育部的一份答复牵动。随迁子女的“上学难”从三个方面开始落实,审核变松、学位增加、软性关怀。
我把以上三个方面,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再依次匹配“社保”、“义务教育”、“中高考”、“地域差别”四个关键词,为你挖掘文字背后的那些“隐衷”。
一、审核变松
从2021年开始,随迁子女入学的审核中,各地都不能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别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需要把它掰成两半儿来建立认知。前半句话是“要求”放宽审核条件,后半句话是“鼓励”凭居住证入学。“要求”和“鼓励”两个词,前者更强有力,后者则带有“建议但不强制”的意味。
简单来说,句子当中提到的三项材料以后是不再需要提交了,这是已经落地的措施。而“仅凭居住证入学”想要全面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会先从有限的地区开始实施,逐步推广。
既然话说到这,我还要提两个文件当中没有提到的字,那就是“社保”。这两个字给随迁子女上学制造了不少困难。有不少地区要求随迁子女父母提供在当地连续、足额缴纳一年甚至一年以上社保的证明,才允许随迁子女入学就读。
二、学位增加
2020年,随迁子女总人数达到1429.78万,与此匹配的城镇学位却还有不足,所以各地还会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关键词是“义务教育”和“中高考”。“义务教育”说的是,这份《回复》针对的是《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所以,目前它与随迁子女高中阶段的就读是没有关系的。
高中阶段,前面是中考,后面是高考,中高考对随迁子女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考阶段,很多省份和城市中,本地考生与随迁子女的分数线不一致。造成的后果是,随迁子女哪怕多考了几十分,在当地也未必有公办高中可以上。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逐步实施,高考的报名和录取规则也被进一步规范,很多地区都要求有三年以上户籍和学籍,才能在本地报名参加高考,并参与本省的志愿填报和录取。简单说,过了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还是需要自己多想办法延续学业。
三、软性关怀
《回复》当中提到了6个与关怀相关的词,分别是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关爱帮扶、健康成长。为什么要提到这些词呢?我认为原因就在于不得不提的一个贬义词,“歧视”。
所谓“歧视”,指的是人对其他人缺陷、能力、出身等方面,用不平等的眼光来对待。还记得那位自称“生在红旗下,长在天安门,身份正黄旗,脑有通天纹”的六十多岁大妈吗?她的表现其实就是很多城市人对外地务工人员态度的缩影。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有不少随迁子女,会有自卑、怯懦、沉默寡言的表现,这恐怕与日常生活当中,别人投向他们的目光和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不无关系。
一言以蔽之,随迁子女入学难度将会越来越低,学位会越来越多。很多在城市里出生、长大、就业、结婚、生子的人认为,随迁子女读书问题跟自己没有关系。我想说的是,你至少可以教导自己的孩子,平等地对待身边随迁人员的子女。
对于随迁子女入学,你怎么看?你所在的地区是否限制“社保”?你认为随迁子女会不会遭到歧视?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