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但是最终的结果依旧要付诸实践才能够做到,而培养一个孩子是需要付出巨大资源的,在孩子没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之下,父母便成为了其最大的依靠,如果老师不能说服孩子的父母做出改变,那么再好的理念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影响个人认知的因素有哪些
生存是生物永远无法避免的规则,当个人处于贫困状态时,只能够选择放弃长远的利益,来维护眼前的资源,因为未来太过漫长拥有无数的变数,现在却是触手可及的,容不得丝毫的疏忽。
对于贫困者而言,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对于资源的分配必然会更加慎重,当家庭之中有多余的资源时,必然会选择进行囤积,以此增强对未来风险的抵抗。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当现在不能够得到满足之时,对于孩子的未来只能选择延缓,因为自己有心无力没办法为孩子提供应有的资源,在父母无能为力的情况之下,孩子只能寻求老师的帮助。
老师的职责虽然是神圣的,但是依旧很难去违背生物的本能,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老师自然也不能例外,有多少老师能够做到位了孩子奉献一生,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的一生,为孩子带来广大的前景。
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亲人,再做决定之时也需要考虑到家人的感受与想法,而且培养一个孩子自己获取可以承担,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是众多的,凭借自身一己之力是很难进行负担的。
一个老师只要能够舍弃自己心甘情愿为学生而奋斗自然可以为寒门学子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这样的老师太少了,而且一个老师的力量又太过于单薄,面对这样的现状往往是杯水车薪。
对于能够全身心投入为学生发展做贡献的老师,我们应当给予崇高的敬意,但是对于安分守己做好本职工作的老师,也不应当过分去苛责,因为知易行难,更何况是需要常年累月,不畏艰难的坚持,更让人容易产生退缩之情。
老师可以为学生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启迪他们的智慧,但很多时候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因为老师很多时候左右不了父母家长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