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刷到很多博主的生活vlog,早起早睡、闲暇时不是在看纪录片,就是在学习某个知识点,过得很充实,也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模样。
但当自己照着做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奏效,年前确定好的十个目标,快接近年底了,一个也没有完成,反倒是自己的脾气越加暴躁。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习惯的养成、自律的培养,我们真的懂这背后的内在逻辑吗?如果想成为像那些博主一样自律的人,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幸福课中,给出了答案,我结合课程和生活实际,分享以下几点,希望能够给在自律边缘迷茫的人,一点帮助。
01 没有比成功更好的催化剂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情,后面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自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做。
比如攻克一道数学难题后,你会想着把同类型的题都做出来;开始攒钱后,开始爱上攒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而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在解释之前,我先来说一个著名的实验。
一个内向的直男被邀请参加测试,被告知他需要在外面等一下,此时,测试的门口有很多人在等待。
很快,他身边坐了一个女人,很显然,他认为这个女人和他是一样的,也是被邀请来参与实验的。于是,两人便交谈了起来,女人对男人说的话,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和热情。
12分钟过去后,女人进入房间,参与测试。而那个直男身边,又来一个女人,和前面的那个一样,女人和男子聊得很畅意,12分钟后,第二个女子离开了,而后又来了一个女人。
就这样六次过后,男子到屋内参与了测试,而后第二天,前面经历的,同样再次上演。
半年后,之前的研究人员告诉男子,实验结束。原来,之前和他交谈的12个女子,也是实验的一部分,但男子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好。
因为直男经过了144分钟的干预后,不再害怕跟女人聊天,甚至在后面的生活中,他会主动跟陌生的女人建立联系,主动提供帮助。
这恰巧印证了一个很著名的理论——“自我知觉理论”,说的是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情时,往往依据之前的经历,也就是常说的经验之谈。
当人们成功时,做得很好时,他们能看到自己做得很好,这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只要不断地保持了下去,就会在某个方面越来越有自信。
的确,没有比成功更好的催化剂,能够从内在不断激励我们,爱上令自己成功的事情,从而建立属于自身的习惯。
02 拉伸区,是做出改变的最佳区域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成为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对于计划,我们能够夸夸其谈,说出很多美好的设想,但当需要我们跨出舒适区的时候,却感觉比登天还难。
态度的改变必须与行为相适应,否则,态度也会很快败下阵来,接受行动的安排。
而改变行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入拉伸区,也就是最佳不适区,这是做出改变最佳的区域,再越过这个就是恐惧区,在那会有焦虑和困扰,也就是不健康的区域。
有人拿水将这三个区域进行了对比,舒适区是结冰的水,拉伸区是流动的水,而恐惧区,则是躁动的水。可见,拉伸区是我们追求自律生活的最佳区域。
此外,当我们跨进拉伸区时,需要遵循小步子原则,一点点来。
比如跑步,不要一上来就跑个10公里,你需要的是先走完两公里,然后再逐次增加;演讲也同理,在家人、朋友面前开始,再到小舞台、大舞台,一点点增加难度。
习惯养成、自律培养也是如此,需要跨进拉伸区,用好小步子原则。
03 将有限的自律,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人的自律是有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用一个实验来证明。
这次,参与实验的人被带到一个房间,房间的桌子上有一个碗,碗里有刚烤好的巧克力脆饼,新鲜出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测试员告知参与者在屋内等待,千万不要碰桌上的食物,因为那是给下一组准备的。
10分钟过后,他们进行了一项测试,这个测试很难,基本上无法完成,而实验所要检验的是,在放弃继续测试前,参与者能坚持多久。
还有一个对照组,除了碗中的食物换成了甜菜根,其余全部一致。
结果出来了,甜菜根那组坚持更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涉及到了自律,每个人的自律都是有限的,第一组为了抵御巧克力脆饼的诱惑,已经将自律用得差不多了,对比下来,自然第二组获胜。
面对有限的自律,《精力管理》的书中说到:“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转移,思维转化就是我们要停止试图得到更多的自律,因为自律本身对于成功、幸福,对于改变来说是不够的,正是由于人们依赖于自律来获得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组织及个人的尝试改变的努力失败了。”
所以说来,更多的自律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做好这些事情,就已经足够了。
04 例行公事,提高专注力
例行公事,在这不是指工作的事,而是指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很多优秀的人都在用例行公事做事情,比方说“早上七点到十点,不论如何我都要写作”、“晚上六点到十点,如果我习惯在夜里工作,我要画画”等。
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是如此,他每天早上4:30-6:30是他固定的写作时间,因为他发现这个时间段,他的写作可以达到平日里3~4个小时的效果,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效率,而为了能够早起,他晚上基本上不到9点就睡觉了。
花时间建立属于自己的例行公事,但这个融入到自己生活中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自己形成了例行公事,就会无意识地去做了,就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不会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脱离自己的轨迹,甚至还会已经自己没有做,会有难受的感觉。
05 用好每个30天,培养每个习惯
改变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是很有挑战性的,就比如说你先交叠双手,过一会后,让你交换双手的位置,再次交叠双手,这时你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很想回到之前的动作上。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其实我们改变起来,都有一些难度,更可况是像早起早睡、每周锻炼三次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习惯。
有人说改变习惯需要21天,在《精力管理》这本书提到,改变习惯需要30天,但不管是哪个,都需要我们坚持。而且还要注意,每21天或30天内不要建立超过两件例行公事。
就像是年初设立的10个目标,也请将它分散到每个月,一个月完成1~2个,这样才是最有效,也是最可能完成所有目标的方法。
培养形成一个习惯后,再进行下一个,如果一下子同时进行多个,很容易得不偿失,顾得了这个,又顾不了那个,最后哪个都没有做好。
知乎有句高赞回答说:“你需要小的成功,然后逐步累积成最终的成功”。用好每一个30天,培养好一个习惯,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如此说来,你离自律的人生也就不远了。
有一个高僧曾说:“唯有坚持和熟悉,方能使事情变得容易,通过训练我们可以改变,可以重塑自我”。
的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律也是有限度的,我们需要把自律用在,自己最想建立的习惯上,然后一步步成长。
毕竟,人生最大的自律,是懂得了自律的内在逻辑,做到了真正的自律。
很快就要到新的一年了,你有没有什么计划或目标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图/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