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12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双减”工作情况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虽然开局良好,取得明显成效,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成果还是初步的,还需要持续巩固、提高水平。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围绕“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提高水平抓突破”,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作业管理再强化。在“压总量、控时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进一步完善作业设计指南,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断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增强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课后服务再提升。在“全覆盖、广参与”基本实现的基础上,注重“强保障、上水平”,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到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有效性、吸引力。
三是课堂教学再提质。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学工作作为核心工作去抓,认真完善分学科教学指南,健全教学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教学基本规程,强化教师备课和校本教研,精准分析教情学情,加强学业质量监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是赋能教师再发力。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学校减负提质的关键。通过培训、教研、信息化等途径给教师赋能,切实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信息化应用、课后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能力水平。
五是均衡发展再提速。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认真做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现更加全面的标准化建设,打造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宣传引导再深入。各地各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多层次、立体化、系列化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双减”工作的理念、政策、成效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形成支持“双减”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总台央视记者潘虹旭周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