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繁荣,离不开身处其中的所有人,为之奋斗努力。
当个体的素质提高,能力增强,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就会越多。人才就像是为国家前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可人才的聚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社会形成尊敬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只有脚下的土地,成为他们灵魂深处最深刻的眷恋。
人才源源不断地回归,无疑是祖国欣欣向荣,日渐强大的显著标志。
01
顶尖学府设置课程
清华大学见证了中国百年来,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在几代学子不懈的努力下,成为当代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
这里汇集了中国最尖端的人才,那一个个徜徉在教学楼中,看似普通的学生,已经成为同龄人的佼佼者,甚至在未来,可以改变世界。
获得的各种奖项与成绩,原本是清华学子习以为常的事情。
即使在这样的校园中,姚班的存在,依然是令所有人心生向往的地方。
在清华里有这样的说法,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一半英才在姚班,能够有机会在姚班进行学习,是对自己无上的荣耀与肯定。
姚班,也创造了许多的辉煌。
论文的发表,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长久的积淀,是本科生难以到达的水平。
而在姚班有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已经在国际比较权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有一些研究成果,甚至达到了博士研究生水平。
从姚班中走出的学子,没有辜负他们背后金光闪闪的头衔。
有的在各项编程大赛中屡获大奖,有的进入世界知名的计算机企业,有的在世界著名学府继续学习深造。
每一个姚班人,都是令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存在。开设姚班的人,更是传奇,他叫做姚期智,是计算机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在2000年,获得了有计算机界诺贝尔之称的图灵奖,截止到现在,是唯一获奖的华人学者。
原本的美籍华人,因为对于故土深刻的感情,走上了归国之路。
02
一路求学成绩斐然
1946年,姚期智出生在上海,虽然不久后跟着父母辗转离开,但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没有太过深刻的印象。
可在他心中,这里已与自己的血脉紧紧相连,是难以忘怀的精神家园。
本科毕业后不久,青年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深造,钻研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姚期智敏锐地感受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
计算机逐渐渗透进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未来的网络普及,将会在世界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想要推动世界进步,计算机大有可为。
于是已经在物理专业,有所建树的姚期智,放弃了曾经的积累,投身于计算机,准备从头学起,继续向前。
姚期智从小聪明伶俐,智慧非凡,一直是他人眼中的超级学霸,在外人看来,青年从物理学转到计算机专业,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但其实是许多个无人问津的的奋斗,才扎扎实实地铺设好姚期智的求学之路。
经过默默的努力,很快他就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完成了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为现代密码学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1998年,年仅52岁的姚期智,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受到了美国科学界,乃至世界科学界共同的认可。
他已经成为当时最顶尖的科学家,地位难以撼动。
在众人的追捧以及外界的赞扬中,姚期智没有丧失本心,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国土,始终想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03
受邀回国独特培养
2004年的中国,虽然在渐渐苏醒,却没有完全腾飞。
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没有人知道,中国何时能够达到美国的状态。
以姚期智的学术成就,如果在美国继续生活,他会拥有极其优渥的生存环境。
可他还是选择了回到祖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奋斗的一切。
在他准备离开时,这位正值壮年的科学家,一脸轻松的表情与学生们告别。
他语调愉快的告诉所有人,他要回到中国去,永远的留在中国。
到达清华后,身为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姚期智并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科学研究上。用成果不断地标榜自己的地位,企图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高超的理论水平。
而是更为低调的在幕后,认真地思考着,如何帮助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2017年,71岁的姚期智正式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了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在外国教育背景下沉浸多年,姚期智想要结合中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们提供最顶尖的师资力量,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最高水平理论背景。
他相信中国人,不会比任何国家差,中国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出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首先姚老为学生搭建了充足的交流平台,成立了一个授课小组。用自己私人的关系邀请了,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前来讲课。
同时为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接受优质的教育,在学校的支持下创立的姚班。
姚班的课程设置,经过姚期智科学的安排,与过往的教学方法不同,所有核心课程,要用全英文讲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摒弃一切不符合潮流的陈旧资料,亲自引入,编写,选择基础课程,以自身为平台,鼓励所有学生,向上求学,加强对外交流。
在姚班的课堂上,不会出现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的氛围。
所有学生踊跃参与,跟随思考,不断提问,课堂总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学生从不被要求全面发展,而是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方向,进行努力。
在这样的特殊的教育方法下,姚班学生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04
结语
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始终离不开教育。
一个可以做出成就的人是强大的,而一个愿意放下名利,培养栋梁的人则是伟大的。
老一辈科学家们,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推动国家向前。
后辈也应当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祖国的繁荣紧密相连,发挥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