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2022某易经济学家年会上,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被记者问到“是不是上职高就没有出息时”,他非常直接回答,上职高确实会没有出息,因为现在社会就是这样的,上职高总归比大学。”同时,他表示,不应该在男生还没成熟时,就把他们送到职高,而应该给他们尝试上大学的机会。
虽然在回答里没提到女生,但是估计当时他要说的是不应该在孩子们没成熟时,就把他们送到职高。
大学生和职高生的差距大么?北大教授都这么认为,那普通人会怎么认为呢?有网友也这么觉得,他们感觉自从扩招之后,现在大学生的含金量远远低于扩招前的含金量。像二本、三本,或者单招,这些大学,基本上只要肯努力学习,家里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差,基本都能考上。
现实也是如此,走进职高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不爱学习的孩子。以河北为例,中考结束后很多地方的职业院校的分数也就100多分200分的样子,而河北省的中考分数是650分包含体育和实验。也就是说加上体育和实验这种分数扣不了几分的成绩后,只要每门成绩考到30分,就可以上中职了。这也就是学生素质上的差距。
其实姚洋说这些的时候,后半句也是非常重要的,后半句强调的是“不应该在没成熟时把他们送到职高”。本身学习成绩不好的这些孩子,其实基本上都缺乏自制力。缺少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年龄十五六岁,这些孩子聚集在一起,如果学校管理不严格,老师佛系,那结果如何,大家可以想象。
有职高老师曾跟我说,在学校里,稍微有点责任心的老师几乎都处在抑郁状态。几十个人的班级中真正想学习的孩子不超过5个,有的班甚至都没有。打游戏、谈恋爱,喝酒、打架都是常态。如果老师管的不严,那么很多性格上不错的好孩子进去变得泯然于众。
更为重要的是,等到毕业后,能找到工作的孩子有限。毕业证真正社会上承认的极少,更不要说公务员国企,连门槛都没达到。
而上大学呢?即便有的学生也是贪玩,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混张文凭下来也要比职高的文凭含金量高得多。
对于姚洋的说法:有网友认为,虽然看起来很尖刻,其实就是比较直接,自己是在大专,现在看来上本科的同学未来似乎都比自己有前途。真正走上人生巅峰的职高毕业生似乎还没有见到过有哪个。
不过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推广职业教育,未来的职业高考,极大可能改变职高毕业生薪资的天花板过低的问题,扩大其发展前景。
从社会整体角度上,“减负”和姚洋教授口中的“分流”并不矛盾,降低教育成本,找出有天赋的孩子现在教育试图实现的目标,但在家庭角度来看,就存在了问题。社会要的是“效率”,家庭要的是“公平”,很难调和。但是作为家长,我想说的是家长还是要以家庭为重。
大学本科教育和职高教育各有侧重,大学本科教育是为了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而职业教育本来就是为了社会分工。
说到底,还是需要社会扩大就业率,发展职业教育,让家庭、社会都认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就业渠道宽了,得到认可了,才能吸引成绩好的学生进入职高,改变职高的地位。
你认为职高未来的发展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