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考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长开始坐不住了,想方设法地想要争取更多机会,让孩子尽可能提升学习成绩。
其中就包括送孩子住校,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效果如何短期无法知道?初中生住校和不住校的差别有多大,让很多家长为此头疼。
初中生住校与不住校的差别很大,到了高三就能看出,家长要慎重
部分家长认为,为了让孩子在中考中拿到更好的成绩,将他们送到学校住宿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能够节省大量上下学过程需要花费的时间,而且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弊大于利。
曾经有位心理学专家做过一项相关试验,研究者将一只刚刚降生的小猕猴,分别安放在两个不同的“妈妈”旁边,在一个“妈妈”的身上挂上奶瓶模仿母乳状态,另一个亲生妈妈没有挂奶瓶,并且不能因为刚生产完不能提供母乳。
一开始,研究者将这只小猕猴放在离没有母乳“妈妈”较近的位置,并且认为即便如此,它还是会选择“有奶瓶的妈妈”。
可是试验的结果出乎预料,小猕猴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挪离原来的位置,去找“挂奶瓶妈妈”,吃了奶之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亲生妈妈”身边。
不难看出,即便是刚刚出生的小生命,都会本能地对最熟悉的人或事物产生依赖,哪怕是放弃食物,也会选择靠近更为亲近的人。
这一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同样适用,他们的身心成长尚未成熟,依旧会父母有着依赖的心理,如果在这个时候强行将他们带离家庭,今后可能很难对父母保持依赖情感,并且几乎无法弥补。
所以说,虽然初中阶段的升学压力增加了很多,但是最好不要选择让孩子住校,而且除了会影响亲子关系,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可能也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一般在高三冲刺阶段就会体现出来。
初中生住校有哪些潜在隐患?家长需要详细了解
初中的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影响。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定型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受到周围一些不良少年的影响,不但难以提升学习成绩,还可能养成很多坏习惯。
毕竟住校生当中,不乏一些性格过于强势调皮的学生,长期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很难不被同化。
初中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
住校以后没有了父母的管制,很容易放纵自己,初中生的年纪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甚至内心身处会期望能够脱离父母的管制。
对于他们而言,住校其实是一种自由,有了充分的课余时间之后,也就有了更多认识外面世界的机会,而在见识到学习以外的生活之后,未必还能够保留学习的本心,这便与家长的目的背道而驰。
因此,在初中阶段送孩子住校的选择,家长最好要慎重考虑,尤其是那些自我约束力不足的孩子,让他们住校只会适得其反。
但是并不能以偏概全,家长还是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做决定。
要想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家长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态度,在学习的时候要做到认真勤奋,让他们意识到把握课堂时间的重要性。
初中与小学不同,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增加了很多,并且课程进度较快,如果不能利用好课堂时间,学习成绩很难得到提升。
其次,引导孩子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孩子的实际需要,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因为太高的目标往往很难做到,很有可能让学生信心受挫,太低的目标则毫无挑战性,很难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
最后,做好监督工作,家长可以有目的性地抽查孩子的课业完成效果,也可以考察当天学过的一些知识点。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很好的掌握,要及时督促他们尽快查缺补漏,不断自我提升,从而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学习成绩。
总而言之,中考的压力虽然增加了,但是通过住校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为避免影响到亲子关系以及生活环境可能带来的各种隐患,家长要谨慎考虑。
事实上,要想让孩子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家长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方式可选,而不是仅仅将目光放在住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