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年,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唤研究生毕业去“唯论文”,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发出相关通知,主要内容包括:原则上不再新批多学科综合性学报,杜绝“关系稿”“人情稿”,本科生、研究生申请学位和毕业考核不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简单挂钩,等等。
虽然刚听到这条“硕博研究生毕业,不与发论文简单挂钩”的消息着实令人振奋,但实际上却并未在研究生中产生太大的波澜。
原因就在于“原则上”这三个字,况且通知的对象只是“学术期刊”,因而并不是研究生毕业与发表论文脱钩的官宣。
正如有一位研究生所讲:不简单挂钩,发表论文从毕业的充分条件变成必要条件了。
虽然这只是毕业与论文脱钩的一次小插曲,但是,我相信那一天真的会到来,只是现在还不清楚“那一天”究竟是“哪一天”。
但仔细思考一番:如若那一天真的来临,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众所周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主要包括入学考试、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参与科研实践、撰写学位论文、论文答辩及授予学位等环节。
为了适应破除“唯论文论”的新变化,应当从目标定位、导师制度、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等四个方面,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优化和革新。
01 目标定位: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十分注重培养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侧重单一知识结构的系统学习和理论层面的科研创新,造成了“三多三少”的不利局面:
学术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
对学术前沿动态了解多,对社会现实需求研究少;
专业技术人才多,懂技术能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少。
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常态,使研究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岗位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薄弱。
单纯以论文数、质量来衡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缺乏以“对学科和社会是否适应,其研究成果能否为社会服务”的评价导向的目标定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学术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平上有所欠缺。
因此,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研究生培养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紧盯学科技术领域生成,深化对学科核心领域问题、前沿动态、颠覆性技术的研究探索,突出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02 导师制度:由“师徒式”向“导师组”转变
当前,研究生导师制度仍然是以传统的“一对一”“师徒式”的指导模式为主,导师对研究生能否毕业具有“生杀大权”。
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这种模式显现出一定的弊端,近年来师生矛盾日益突出,并由此产生的悲剧接连不断。
由此,院校可以探索走开“导师组”联合指导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导师之间博采众长,优化导师队伍的学科分布、年龄梯次、学历层次和学缘结构,发挥“规模效益”共同带领研究生。
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应对导师组中的所有导师开展遴选和考核,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模式,做到按需设岗、动态遴选、评聘分离、择优上岗,确保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活力。
同时,要破除部分院校“同领域补位”的导师组模式,尝试走开跨学科、跨院校的联合式导师组路子,聘请与学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领导及工作人员,或兄弟院校相关领域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专家教授,担任兼职导师或副导师,与责任导师联合培养。
与学科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邀请他们到院校开展案例讲座或带研究生到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同时鼓导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等实践,既发挥了院校在理论研究、信息资料和学术队伍方面的优势,又能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现实难点、热点问题,强化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实现院校与社会的优势互补。
与其他院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通过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精品课程、重大项目上,打造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争取实现与兄弟高校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03 课程教学:由“灌输式”向“自主式”转变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对研究生系统知识掌握、科研能力培育具有基础作用,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搭建完善的知识结构,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目前,研究生课程通常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来设置。
这种课程设置虽然可以帮助研究生打牢基础、突出专业、适度补充,但也存在学生自由选择度有限、学科前沿知识匮乏等问题。
在课程的编排上,部分公共基础课与本科所学课程内容上基本类似,甚至有些专业基础课也和本科阶段有所重复,凸现不出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传统“填鸭式”授课还是传授知识的主流形式。
此外,院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相对封闭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研究生之间的科研学术交流。
为了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在课程设置上,应从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教学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前沿性,建立与社会实际相衔接、与岗位任职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坚持“必修、选修、自修、讲座”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式,配置好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减少单一学科门类课程、增加综合课程。
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构建以主修学科为主体、多门学科相补充的复合知识体系,引导研究生参与适应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具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倡导研讨式、案例式、辩论式教学和现地教学、参观见学等方式,切忌重形式、轻实效,重排场、轻质量。
04 科研活动: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科研学术是包括课题选择、文献检索、实地调查、课题综述、论题确立、开题报告、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成果鉴定在内的复杂系统工程。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通常是由“导师指定”结合“研究生自选”进行。
“导师指定”,一般由导师根据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带领研究生参与其中,“研究生自选”主要根据研究生自身专业特长或兴趣由研究生自己思考并提出。
然而,这两种课题选择方式主观成分较重,往往与社会需求贴合不紧。由于学制年限短,很多研究生倾向于选择那些短平快、风险小的课题,而不敢或不愿选择出成果时间跨度长、有一定风险性、创新性要求高的现实课题。
撰写学术论文时,有些研究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现成知识,或套用他人的研究方法与主体思想到自己论文中,缺乏用批判的眼光提出问题的能力,很少提出个人原创见解,甚至出现抄袭剽窃、伪造实验数据和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完成后,研究生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揣摩评审专家的问题思路上,仅求顺利通过答辩取得学位证书,而不是考虑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背离了开展科研学术的初衷。
因此,如何在发挥研究生能力特长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之间找准平衡点,确定合适的科研方向和课题选择,是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未来可采取“由社会提出课题、院校选题解决”的途径,即在与学校相对应的社会范围内,定期召集企事业相关人员和院校的专家学者,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科发展方向,共同协商制定科研课题库,每年定期进行补充和更新。
课题库面向全社会、全院校公布,各院校导师组带领研究生申请立项、研究,并享受该课题研究经费、接受提出该课题的单位和院校专家的全程监督及结题鉴定。
解决什么问题由社会提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由社会判定,从根本上解决院校科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断层。
在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除撰写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外,要着眼培养全面素质,指导研究生做问卷调查、新技术模型构想、新仪器试验等工作,使科研活动走出理论层面的务虚、走进实践层面的务实。
各类院校要做好“端盘子”“搭梯子”的工作,为课题组提供政策支撑和经费支持,重点突出各领域中的前沿、热点、难点等创新项目,鼓励“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学术交流形式,为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创造条件。
当然,以上这些改革纯粹都是个人的愚见。
在当前追求论文数量与质量的格局下,争取多发几篇高质量的论文,才是研究生顺利毕业的唯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