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央视财经报道了深圳地区某职业院校毕业生人均2~4个offer的消息。
这些职业教育出身的学生,一毕业就会被招聘企业“抢”光。
而几乎是同时间,北大教授反对让学生上职校的新闻也引起了巨大争议。
更有意思的是,评论区的观点也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化。职校对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更像是一个封闭的盒子。我们不了解里面在发生什么,甚至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与职校毕业生都是断裂的。
说实话,仔细了解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职校生本来的看法是极其片面且带有巨大偏见的。
职校技校人群庞大,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就业群体。他们通常游离在我们平时关注的精英白领之外,但他们也在各自的行业有贡献有成就。
今天也不想分出个谁正确谁错误来,就摆出事实聊一聊,一直以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职业教育。
01被嫌弃的职校生的一生
B站up主在下小苏拍摄了一期探访职业教育学校的视频,视频中被采访的学生表示,选择职业学校的原因是因为想考一个好一点的本科,但发现成绩不够,那上一个差的本科就业前景就非常成问题,不如选择一个喜欢的技术学习。
来看一个数字。2020年,全国只有11个省份的普通高中录取率能达到60%,相当多的学生无缘普高,念不到本科。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像上面知乎评论里说的,都是抽烟喝酒打架的坏学生。
就拿我认识的一位老师来说,她在黑龙江地区某职业院校任职。这几年招生一直不太理想,每届的招生人数,都超不过100人。
虽然这当中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学生家长对于职校的“排斥”。
他们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学习,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宁可自费砸钱也要供孩子上普高与大学。
这种执念,在加剧普通教育内卷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年轻人。
因为社会中钱多事少的岗位需求,永远是少数,既然是少数,竞争必然激烈。
而在父母逼迫下,勉强上大学的人,多数都是混日子。他们不具备学习能力,后续自然竞争不过那些真正厉害的学术人才。
进大厂、金融、考公、体制,这些出路挤到最后,结果也只是陪跑。
并且手中的学历,还会导致这些年轻人变得“眼高手低”。说白了就是好工作找不到,一般的工作自己又看不上,纠结到最后,仍是高不成低不就。
02职业教育从炽手可热到无人问津
其实职业教育的兴起,远早于普通教育。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还只停留在师傅与徒弟的那种言传身教。
用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话来说:
“直至1700年甚至更晚,英国人都不谈手艺,只谈秘技,因为当时技术很难学,如果没有师傅的言传身教,任何人想学会技术都是不可能的。”
之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劳动力需求急剧增加,原来那种个人作坊与学徒模式已经没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了扩大生产力,提升商业的运转效率,当时的欧洲,就出现了一些专门培训工人的工厂学校以及为年轻人开设的公立学校。
这两种学校的作用,就是传授基本的技术经验与读写能力。说白了,就是通过职业教育,让普通人具备成为工人的条件。
当人们逐渐通过职业教育,找到工作,顾好生活之后,也就不再满足于现状。
之后欧洲一些公立学校随着发展,也摆脱了原有束缚。他们开始为教育赋予独特价值,拓展更全面自由的教育实践。
普通教育的雏形,从那时开始诞生。
而如今针对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凯恩斯曾提出过,关于经济问题的两种不同组成部分,一种是“绝对需求”,例如食物、水、温暖、舒适与安全。
另一种是“相对需求”,例如个人的雄心壮志,想变得有钱,想住上大房子,或是实现事业成功。
前者需求容易被满足,后者需求难以被满足。
职业教育就像“绝对需求”,它更切合实际,可以让我们具备技术,学会手艺,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而普通教育就像“相对需求”,它承载了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
许多寒门子弟,也都想靠上大学来改变命运,成就未来的理想。
所以家长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轻视,并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而是因为职业教育无法承载“相对需求”。
就像现实中人们总把大学与改变命运挂钩,但职校能改变命运却很少有人提及。
反观普通教育,它就像是许多父母心中的“彩票”,让孩子搏一搏,没准就能单车变摩托。
可我们都知道,买彩票能中奖的人不多。
为了心中所谓的赌注,就拼上一切,付出资源成本不说,也让孩子付出了更多时间。
万一毕业后孩子真的找不到工作,或是自身没积累能力,仍然处于迷茫混日子的阶段,那家长们的这些付出,又是为了什么呢?
03德国职业教育能带来哪些启示?
对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良性发展,德国是个很好的例子。
根据《全球教育纵览2018:经合组织指标》提供的数据显示:
在德国25-34岁的人群中,有超过56%的年轻人,有高中或高中以上非高等教育的学历,获得职业技术类学位的人占86%。
对此,我找在德国生活的朋友求证过,她也说,从表面看,德国职业教育学生参与人数,比传统大学人数多,这是事实。
但并不是年轻人都不想上大学。
相反,德国的父母们对于想让孩子上大学的热情,甚至比国内家长们还要强烈。
可想法归想法,能不能做到就另说了。
因为德国的教育模式,是在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就要面临第一次分流。
成绩好的学生,老师会推荐文理中学,这个方向属于为将来上大学而作准备。
成绩一般的学生,老师会推荐职业预校,或是实科中学,这个方向是为接受职业教育而作准备。
如果有孩子被划入职业教育方向后,又重新焕发了对于学习的热情,只要你成绩足够好,也同样有机会再去文理中学。
同理,那些初期被划分到文理中学的孩子,也不代表就会“高枕无忧”。因为德国的考试非常严格,只要有一门成绩挂科,就会面临留级或是转校这两种选择。
我那位德国朋友,所结识的一位中餐馆老板,他家孩子就是因为文理中学考试挂科,然后连续留级两年。
就算能通过Abitur考试,最后上到大学,这种严苛的考试制度,也还会继续。
之前B站上,就有一位德国小哥,吐槽德国大学毕业难。
而这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德国父母们的“幻想”。当大家都开始实事求是,反而更容易将孩子送到正确的位置。
让适合学习的人,专心攻读文凭;让适合掌握技术的人,早点开始实践。这就是德国教育的成功经验。
04德国的经验能够复制吗?
需要承认,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被大众接受,起主导作用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
从表面上看,德国蓝领所享受到薪酬福利与社会地位,与白领群体差距不大,这是事实。
德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居多,产业所形成的高附加值,能给蓝领群体提供足够的福利待遇。
比如德国豪华车企BBA,在国内一台车要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单论汽车制造成本,肯定不会这么贵。
但他们依靠的是品牌溢价,与技术壁垒。在确保足够利润空间的同时,也能给蓝领工人提供更好的薪资福利。
对于这一点,我们国内许多产业还处在升级阶段,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时间。
并且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也曾在著作《隐形冠军》中提到:
德国一些在细分领域做得不错的企业,都倾向于通过高技能人才的储备,与技术工人学徒制的培训,维系并提升企业竞争力。
就像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培训,学生70%时间在企业实习,30%时间在学校上课。
因为企业这边是用心教,既然是培养人才,他们提供的环境和待遇都很不错。只要学生这边好好实践,认真去积累技术能力,后续都能留在企业工作。
对于这一点,我们国内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像之前新闻中所报道的,职校学生被逼上流水线、实习时被企业压榨,整天797加班、做了各种繁杂琐事,最后却没有任何成长,也拿不到合理工资。
这些企业,确实将职校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
但好在从2019年开始,国家就已经颁布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方案中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对于国内现有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还有企业培养人才的意识,我们都相信后续可以得到完善解决。
也期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1]纪录片《毕业后的大多数》B站up主:@喜欢喵喵叫的小猫咪
[2]《隐形冠军》作者:赫尔曼·西蒙。
[3]《工作的意义》詹姆斯·苏兹曼。
[4]《逆流年代》纳达夫·埃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