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科普短视频受追捧为提高科学素养赋能

“物理太难”,大概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感受。然而最近,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在短视频平台火了。规范场论、量子力学、电磁学,一个个听上去艰涩的物理术语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吸引了260万网友观看。主讲人之一、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说:“能够用知识含量超高的科学演讲开启新的一年,很有意义。”(1月11日《光明日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培养大众的科技兴趣,厚植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具有战略性意义。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离不开科学素养的积淀与提升,科学理想的培养与塑造也需要通过平常化的普及,在“好玩”“有趣”中激发起参与的热情,让兴趣与爱好转化成实际行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13年对全国5696名中小学生做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愿意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有52.5%,中学生降到了47.5%,智联招聘也做过一项调查,职业人员中希望成为技术专家的人里,女性仅有3%,男性也只有7%。

而在更宏观的层面,近来年大众的科学素养固然不断提高,不过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达到8.47%。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要有10%的比例,如此看来,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科普宣传方法,长期以来,由于的科普宣传的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缺乏新意,往往无法激起大众参与的兴趣,科普的实际效果也差强人意。

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如果太晦涩难懂就很难有受众,也不会有真正的宣传效果,如何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科普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传媒方式的创新,让专业的知道通过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方式去呈现,降低大众接受和理解的门槛,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短视频的可视性、立体化和多维度观感,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在宣传范围和影响力上达到最大化,要实现宣传效果的最优化,则需要宣传者具备“会说话”的能力,并保持对“专业性”的敬畏。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不过如何把专业性的知道讲好则是一种能力和素养。

科普当以传播效果为导向,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以谁为主导”,如果以宣传的供给主变中心, 则形式上则很难有大的改观,最终宣传沦为“自话自说”“自言自语”的独角戏;反之,若是以“受众为中心”,立足需求侧而来改善供给方式,包括内容呈现的形态并进行充分的效果评估,才会受到大众的追捧并增强传播效果。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效果研究已成为科学传播研究的核心,因而科学知识的提供者在普及之前,就必须考虑到讲什么,如何讲,怎么让内容变得“可爱起来”。有了接受度作为基础,宣传效果才会水涨船高。

院士科普“刷屏”,物理“吴姥姥”走红……这些短视频之所以受到追捧,成了“吃瓜者”围观的中心,关键在于让艰涩的专业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鸡蛋、晾衣架、硬币等生活最常见的用品作为道具来实验,让科学的内容不再难,反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受众“听了还想听”。还有手短视频以动画、虚拟人物、短剧、幽默搞笑等方式给予呈现,这种用心用情的普及方式,聚焦着普及者的心血与灵感,不失为科学素养的另类体现。

科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时间换空间。以“取得了什么成效”为导向,创新普及方式提高传播效果至关重要。让专业而权威的科学家从幕后走上前台,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成为具有超强流量的“网红”和“头部”,对于激励科普工作创新创造,提高科普宣传的实际效果提供强大赋强,对于营造寻找知识、学习知识、尊重知识的“知识风尚”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